第150章 寧衡理論 (第1/2頁)
謝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章
朱定北遠遠見了柯縱一面並未與之交談,只是傳信讓錢悔多加留意。
寧衡問起他的南海之行,朱定北便將演練之戰的精彩之處說了說,對柯縱此人並未深談,反而說起董明和。
“明和師兄對我朱家的恩情我感念在心,只是,他這般應付陛下交辦的差事,會不會惹得陛下心中不滿?”朱定北承他的情,也同樣為他考慮,怕他這般行事會惹得皇帝心生嫌隙,對他不利。
寧衡卻笑道:“董明和是個聰明人。”
“哦,那在下請教長信侯爺高見。”他聽得出來,寧衡這話不僅僅是在誇對方。
“長生,你與董明和最大的不同,便是圓滑二字。”寧衡一語道破:“董家時代官儒,有他自己的為官之道。董明和自小耳濡目染,自然不能以一般武將論之。在官場上便有一個道理,做事不必做滿,只需做得恰當。”
“不必做滿?”
寧衡見他較真起來,心中暗笑,口中正經道:“他們做事,十分中只做七分,甚至有時候故意做得更少。這不是他們不盡心,而是他們若將事情做滿了,那皇帝做什麼,同僚做什麼?這就叫留有餘地。”
否則聰明全被你一家子佔去了,別人還怎麼出頭,皇帝還怎麼制衡?
為官和為將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此,武將面對生死戰事,所要做的就是爭取最大的勝利和生機,但為官者卻時時要記得將生路留一半給別人走。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同,董明和行事才會考慮到朱定北不會去考慮的層面,也會做出和朱定北不一樣的選擇。
若是易位而處,朱定北定當會將皇帝交託的訓練私軍的事情全力以赴,但董明和只會做好自己的本職,不該他插手的事情絕不會碰。
朱定北聽了之後愣了半晌,而後幽幽地瞪了寧衡一眼,“不管怎麼說,我記他這份恩情。”
別以為他聽不出來,寧衡這話雖然屬實,但目的只有一個,讓他不那麼記董明和的好。這個人小心眼的很,這些年凡事他將哪個人誇三分好處,他便要尋出那人七分的是非來,生怕他被人矇騙錯付信任似得。
以前他不懂,但這些年下來也慢慢明白長信侯爺骨子裡的霸道和執拗。
侯爺大人這是怕別人在他心裡的位置越過自己,在“爭寵”呢。
寧衡繃著一張面無表情的臉,抬了抬眼睫毛,用一副聽不懂的正義表情道:“防人之心不可無。”
朱定北噗嗤直笑說:“侯爺所言極是,小生受教了。”
寧衡忍俊不禁,繃著的表情也支援不住地露出笑意來,他摸了摸朱定北的頭,語氣認真道:“董明和可與之交,不過董家的□□,最好不要牽涉其中。”
朱定北點頭,得知黃煜與上一世一樣被董家人刺殺險些喪命之後,他便問過寧衡董家的事情。
董家有官儒世家之名並非別人奉承之餘,除了現在出仕的以董相為首的嫡系之外,自開國以來,董家便出過三任宰相,五位太師,四任州牧,也是鼎盛一時的權貴之家。雖然董家受董相的影響,現在在朝子弟低調許多,但誰也不敢輕視他。
寧衡與董明和私交不錯,但他不願朱定北與董家有過多來往,便是因為董家的家風。
嚴於律己。
這四字真言在董家已經走入了某個極端,像董相這樣溫和的人已經是董家的異類,瀟灑飛揚的董明和更一點看不出來是董家教養出來的後輩。董家的人自律仿若苦行僧的修行,吃穿住行乃至說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像是被丈量過一樣,不得有半點錯漏。
朱定北初聞董家曾有一個子弟因為越矩多娶了了一個妾就被逐出家門的時候還為之咋舌,後又聽聞董家家訓絕不予許出仕子弟娶男妻,對董明和和黃煜不由生出同情來。
怪不得當年董明和走得那般決絕,因為沒有兩全之策,他只能抗爭。
董家人注重法度家規,一旦長歪不管你是什麼身份都會被無情砍斷,手段狠辣果決比沙場的帥將更甚。朱定北那時便知道自己與董家那行人走不到一處,若不是有董明和這份情誼他避之唯恐不及,不必寧衡提醒也不會主動招惹他們。
第二日,樓安寧頂著一雙碩大的黑眼圈興沖沖地來找朱定北,他身後的樓安康面有倦色,一臉無奈地對朱定北道:“長生,你幫我管管他。”
朱定北見樓安寧精神亢奮,不讓他把事情做完他是停不下來的,便也不費口舌勸他,只管拿過他遞上的圖紙仔細研究起來。
樓安寧在一旁道:“昨日
《寧為長生劇情》 第150章 寧衡理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