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4章 江東大戰 (第1/1頁)

小舟一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攻江東,史稱江東大戰

皇帝本紀

光武中興元年,匈奴既平,四海初寧。朕以江東孫氏久懷異志,割據一方,抗拒王命,為絕後患,決意興兵討之。詔告天下,歷數孫氏之罪,以正師出之名。

春二月,命典韋為徵東大將軍,總領諸軍;郭嘉為軍師,贊畫軍機;張遼、徐晃、張合等名將各率所部,合兵三十萬,浩浩蕩蕩,望江東進發。朕親至校場餞行,勖勉諸將:“江東孫氏,悖逆不臣,今遣卿等討之,當奮勇殺敵,早奏凱旋,使大漢疆土歸一,朕不負卿等之功!”諸將士氣昂揚,誓報君恩。

大軍東進,勢如破竹。所經之地,秋毫無犯,百姓簞食壺漿以迎。至長江北岸,與江東軍隔江對峙。時江東孫權,以周瑜為大都督,諸葛亮為軍師,集水陸之兵二十萬,據險而守。

朕軍於北岸紮營,郭嘉獻火攻之計,然江水滔滔,風向難測,一時未決。典韋請戰,欲率死士強渡,朕未允,誡之曰:“江東水軍精悍,長江天險難越,不可輕進,當以計破之。”

數日後,斥候來報,江東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操練水軍甚勤。郭嘉曰:“蔡、二人久張習水戰,若不除之,我軍渡江艱難。”遂用反間計,使細作潛入江東,散佈蔡、張欲降之謠言。孫權果中其計,斬蔡瑁、張允。

周瑜見水軍都督易人,心憂之,乃遣甘寧率小股水軍夜襲我營。我軍早有防備,張遼率部迎擊,甘寧不敵,敗走。經此一役,朕軍愈謹,加強巡邏警戒。

時近隆冬,江面常有大霧。郭嘉夜觀天象,見風向有變,大喜曰:“破敵之機至矣!”遂與典韋商議,籌備火攻諸事。命工匠趕製大量火箭、火船,又選精銳士卒藏於戰船之中,待風起時出擊。

十一月甲子日,大霧瀰漫,江面咫尺難辨,東南風驟起。典韋依計行事,先遣數十艘火船順流而下,直衝江東水寨。江東軍猝不及防,水寨頓時陷入火海。火勢蔓延,戰船紛紛起火,軍士大亂。我軍戰船隨後掩殺,張遼、徐晃等率部奮勇登岸,與江東陸軍展開激戰。

周瑜雖奮力抵抗,但已回天乏術。諸葛亮見勢不妙,勸孫權暫避鋒芒,孫權遂率殘部退保吳郡。我軍乘勝追擊,連下數城,江東之地大半落入我手。

此役,史稱“江東大戰”,朕軍大獲全勝,威震天下。經此一役,江東孫氏元氣大傷,為日後一統江東奠定根基。朕深知,天下未寧,仍需勵精圖治,遂詔諸軍休整,以待後命,繼續為中興大漢之業而努力。

典韋傳(續)

典韋,陳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大志氣節,性忠烈。光武中興元年,帝欲討江東叛逆,拜典韋為徵東大將軍,總領諸軍。

典威猛而有謀,領命出征,率三十萬大軍東進。一路之上,軍令森嚴,所經之處秋毫無犯,深得百姓擁戴。至長江北岸,與江東軍隔江對峙。見江東水軍戰船林立,防守嚴密,諸將皆有難色,唯典韋神色鎮定,每日巡視營寨,激勵士卒,以待戰機。

時軍師郭嘉建言火攻,然風向不定,未可輕動。典韋心急,欲率死士強渡長江,直搗敵營。帝未許,誡之需從長計議。典韋雖心有不甘,但深知君命不可違,遂按捺性子,與郭嘉等日夜謀劃。

數日後,聞江東內部生變,蔡瑁、張允被斬,典韋知敵軍人心浮動,乃與郭嘉商議,加緊籌備火攻。親督工匠打造火箭、火船,挑選精銳士卒,演練火攻之術。每至深夜,仍見其在營中踱步沉思,為戰事操勞。

十一月甲子日,東南風驟起,大霧瀰漫江面。典韋知時機已至,神色激昂,下令出擊。數十艘火船如離弦之箭,順流衝向江東水寨。一時間,江面上火光沖天,喊殺聲震耳欲聾。江東水寨陷入一片火海,戰船紛紛起火燃燒,敵軍大亂。

典韋乘勢率戰船掩殺過去,身先士卒,立於船頭,手持雙戟,威風凜凜。敵軍箭矢如雨,典韋毫不畏懼,雙戟揮舞,擋下如雨般的箭矢

《萬界轉生模擬》 第214章 江東大戰(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