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1章 年號重開 (第1/2頁)

小舟一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漢光武中興元年重開年號盛典紀事

光武中興元年,孟春之月,陽氣初升,萬物萌動。朕以眇眇之身,承繼大漢宗廟社稷,賴天地祖宗之靈,將士臣民之力,北卻匈奴,邊陲晏然。今四海初寧,百廢待興,乃決意重開年號,以彰新朝氣象,佈德化於天下。

一、盛典籌備

自去歲底,朕便詔告天下,籌備重開年號盛典。令三公九卿各司其職,精心謀劃。太常卿領祭祀之務,選良辰,定儀軌,籌備祭器、祭品,以敬天地神只;大司農統籌財用,確保盛典所需物資充裕無缺;少府監督造器物,凡龍袍、儀仗、宮燈等,皆精工細作,務使華美莊重;衛尉嚴守宮禁,增派衛士,巡查街巷,保京城之安;太僕寺整治車馬,遴選良駒,以備盛典出行之需。

京師洛陽,自籌備伊始,便一片繁忙景象。工匠們日夜勞作,修繕宮殿廟宇,粉飾城牆樓閣。街道拓寬整平,兩旁張燈結綵,懸掛錦幡。市井之間,百姓們亦翹首以盼,皆感此乃大漢復興之盛事,人人心懷喜悅,踴躍參與。

二、盛典當日

至吉日,天色未明,宮中便已燈火通明。朕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御輦之中,由侍衛簇擁,緩緩前往南郊祭之所。天御輦行過之處,百姓夾道跪迎,山呼萬歲,聲震雲霄。

南郊祭壇,高築三丈,壇分三層,以青石鋪就,莊重肅穆。壇上陳列三牲、五穀、鮮果等祭品,香菸嫋嫋,燭火熠熠。朕步上祭壇,盥手淨面,恭行祭天之禮。太常卿贊禮,宣讀牌位林立,香菸繚繞。朕恭行三獻禮,追思列祖列宗之功德,感恩其庇佑護持。朕泣而禱曰:“祖宗創業維艱,傳至朕躬,雖歷經風雨,然不敢有絲毫懈怠。今重開年號,願祖宗在天之靈,佑我大漢,福澤綿延,子孫昌盛。”群臣亦隨朕行禮,氣氛莊嚴肅穆。

三、朝堂宣詔

午後,朕御臨太極殿,舉行盛大朝會。殿中,群臣身著朝服,分班而立,文東武西,秩序井然。殿外,儀仗,整齊旌旗招展。

朕端坐在龍椅之上,環顧群臣,神色凝重,乃命尚書令宣讀詔書:“朕承天命,君臨天下,志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自朕登基以來,內平叛亂,外御強敵,賴諸卿之力,百姓之助,方有今日之局面。今匈奴遠遁,北方初定,然江東孫氏,據地自雄,不遵王化,抗拒王師,實乃大漢叛逆。”

“想那江東之地,本屬大漢版圖,孫氏世受漢恩,不思報效,反懷異心。昔者,孫堅、孫策父子,尚知尊崇漢室,然至孫權,聽信奸佞,妄圖割據一方。諸葛亮,本為賢才輔佐不思,正統,卻助逆為亂,為虎作倀。致使江東百姓,陷於戰亂,生靈塗炭。朕心憂之,不忍百姓久罹苦難。”

“今朕重開年號,改元光武中興,意在以光武皇帝為楷模,中興大漢。朕當勵精圖治,整軍經武,誓將討平江東叛逆,使四海歸一,天下太平。諸卿當同心同德,輔佐朕躬,共襄大業。”

詔書宣讀完畢,群臣高呼萬歲,聲震殿宇。朕又命史官將詔書內容傳告天下,使萬民鹹知朕意。

四、恩賞群臣

朝會之上,朕論功行賞,以酬群臣之勞。首封典韋為鎮國公,食邑萬戶,賜黃金千鎰,良馬百匹。典韋乃朕肱股之臣,征戰多年,屢戰功立,此次北征匈奴,更是身先士卒,勇冠三軍,實至名歸。朕贊曰:“典韋將軍,忠勇絕倫,每臨戰陣,奮不顧身,為大漢立下赫赫戰功。今封鎮國公,望將軍再接再厲,為朕守護邊疆,保我大漢安寧。”典韋跪地謝恩,涕零而言:“陛下聖明,臣蒙陛下厚恩,願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郭嘉進封安國侯,增邑三千戶,賜珍寶無數。郭嘉智謀超群,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朕出謀劃策,屢建奇功。朕曰:“郭愛卿,腹有良謀,決勝於無形之間。朕得卿相助,如魚得水。今封安國侯,望卿繼續輔佐朕,為大漢中興貢獻心力。郭嘉”叩首謝恩,曰:“陛下信任,臣敢不竭盡心力,以效犬馬之勞。”

其餘諸將,如張遼徐晃、、張合等,皆因戰功卓著,各有升遷,賞賜有差。文臣之中,荀彧進位丞相,總領朝政;荀攸封關內侯,參贊軍機;張衡因發明渾天儀、地動儀等奇器,為大漢科技之興立下大功,特賜爵為侯,加官進秩。

朕又下詔,大赦天下,減免百姓賦稅三年,以蘇民困。凡鰥寡孤獨、老弱病殘者,皆賜粟帛若干,以彰朕之仁德。

五、萬民同慶

是日,洛陽城張燈結綵,萬民同慶。街頭巷尾,鑼鼓喧天,舞龍舞獅者穿梭其間,熱鬧非凡。百姓們身

《萬界轉生模擬》 第211章 年號重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