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 項羽的忠誠 (第1/4頁)
彭化食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議政大殿內,燈火通明,氣氛凝重。扶蘇高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匈奴欲犯我邊境,諸位愛卿有何良策?”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人認為應以武力震懾匈奴;有人則支援主張先禮後兵。
一時間大臣也沒個統一意見
這時,年輕的將領章邯站了出來,他身姿挺拔,眼神堅定:“陛下,臣有一計。我們可在邊境加固防禦工事,同時暗中集結精銳騎兵,若匈奴來犯,我們既能堅守城池,又能以騎兵突襲,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扶蘇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章邯所言,甚合朕意。朕決定,一面派使者前往匈奴,爭取和平解決;一面令蒙恬將軍負責加固邊境防禦,暗中集結騎兵,以備不時之需。”
“陛下聖明!”群臣紛紛跪地領命。
散朝後,扶蘇回到勤政殿,繼續審閱關於邊境防禦的奏摺。燭光搖曳,他的身影在牆壁上被拉得很長。不知過了多久,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靠在椅背上,思緒飄向遠方。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一個小太監輕聲說道:“陛下,國舅爺求見。”
“宣。”扶蘇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衣冠。
項羽走進殿內,跪地行禮:“陛下,臣聽聞匈奴欲犯境,願率項氏子弟兵為陛下效力,保家衛國。”他的聲音沉穩,眼神中透著忠誠。
扶蘇看著他,心中一動。項氏一族在楚地根基深厚,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援,對邊境防禦無疑是一大助力。“項愛卿忠心可鑑,朕準了。”他微笑著說道,“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先回去,靜候朕的安排。”
“謝陛下!”項羽退下後,扶蘇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項氏一族此舉雖有忠心,但也可能有自己的考量。如何平衡各方勢力,利用好這股力量,成為了他亟待解決的問題。
接下來的日子裡,咸陽城一片忙碌。使者帶著國書前往匈奴,蒙恬在邊境日夜操勞,加固防禦工事,訓練騎兵。項氏子弟兵也開始集結,準備隨時奔赴戰場。
而在朝堂之上,關於分封諸侯的爭論再次掀起波瀾。一些大臣認為,分封諸侯會削弱中央集權,不利於國家的穩定;而另一些大臣則堅持當初的承諾,認為分封是安撫功臣的必要手段。
扶蘇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群臣的爭論。他知道,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大秦的未來。他的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掃過,心中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以為,分封諸侯之事,可緩不可急。”馮去疾站出來,打破了朝堂上的爭論,“如今國家內憂外患,應先集中精力解決匈奴問題,待局勢穩定後,再行分封之事,也可從長計議。”
扶蘇聽後,心中暗自點頭。馮去疾所言,正合他意。他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右丞相所言極是。分封諸侯之事,暫且擱置。待匈奴問題解決後,朕自會與諸位愛卿商議。”
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群臣紛紛跪地領命。
夜晚,扶蘇獨自一人來到咸陽宮的城樓上。他望著遠處的燈火,心中滿是憂慮。匈奴的威脅、分封的難題、各方勢力的平衡,每一件事都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但他知道,作為大秦的皇帝,他不能退縮,必須肩負起這天下的重任。
“陛下,夜深了,回宮歇息吧。”一個小太監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輕聲說道。
扶蘇回過頭,看了看小太監,微微點頭:“好,回宮。”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挑戰在等待著他。
幾日後,出使匈奴的使者傳回訊息,匈奴單于態度強硬,毫無罷兵之意,朝堂氣氛愈發緊張。扶蘇緊急召集眾臣,商討應對之策。
“陛下,匈奴冥頑不靈,唯有一戰!”大將軍王賁再次請戰,言辭激昂,他的鬍鬚隨著情緒微微顫動,眼神中滿是渴望出征的堅毅。
“王將軍所言雖有道理,但戰爭一旦開啟,生靈塗炭,百姓又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御史大夫蒙毅憂心忡忡,眉頭緊鎖,拱手說道,“臣建議,可先派人截斷匈奴的糧草補給線,削弱其戰力,再尋機而動。”
朝堂之上,眾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就在這時,一位謀士從人群中走出,此人正是陳平。他身姿挺拔,風度翩翩,不慌不忙地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計。匈奴之所以屢屢進犯,無非是貪圖我大秦的財物與土地。我們可佯裝示弱,在邊境擺出物資豐富卻兵力薄弱的假象,
《我是秦二代》 第353 項羽的忠誠(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