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7章 天賦福山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仙峪子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滿目蒼翠。

這個小村子還是很有特色的小山村,民房零零落落灑在一片奇石區內,有的奇石五六米高形似竹筍,有的如臥牛趴在地上,還有的石頭中間有幾個孔洞宛如明月,有塊石頭竟然如巨龍騰飛!

………

民房就建設在這些奇石中間,彎曲的小路用碎石鋪設,石頭旁邊長著巨大的柿樹和板栗樹,靠近村前有十幾棵高聳入雲的銀杏樹,樹上掛了滿滿的銀杏果,一條小溪彎彎曲曲、叮叮咚咚的淌過村裡偏西的位置,靠近水邊有十幾棵一米多直徑的槭樹,樹枝上結滿了成簇的如小燕子的果實,再向外就是成片的水杉,直徑也有五六十公分粗。

邁過由石板搭起的小橋,來到了村委。

所謂的村委,這個村就是六間草房,有個不到一米高的院牆,從小溪裡用竹竿引出一股山泉水,鐵壺坐在院子裡的石頭灶上,下面用松針燒著。

孫宗遠在辦公室看了一圈,許慶軍讓他坐下喝口山茶水,孫宗遠說:

“外面風景這麼好,我們就坐在外面聊聊吧!”

坐在院子裡的石頭凳子上,山茶用山泉水泡開,喝一口別有風味。

透過低矮的院牆,偶爾可以看到有群眾挑著滿滿的山果匆匆下山。

許慶軍說:

“你看他們都小心翼翼的挑著擔子,裡面都是成熟好的果子,都是向山那面的果脯廠送的。”

“你村的果脯廠從去年到現在,也快一年了,經營的怎麼樣了?”

“孫書記,幸虧去年你來我們這個窮村,要不然我們還得繼續窮下去。”

“別啦其他的,說說你們村和你們廠吧!”

“我們村自從去年你引導我們辦起果脯廠之後,一年來就在山果淡季停止生產三個多月,期間一直生產,這期間,我們在下面鎮裡確定的集中居民點附近找了塊50畝地,新建了十畝地的廠房,我們按照你提供的聯絡方式,找到省城食品機械廠,購置了三套果脯加工裝置,現在我們不是用作坊似的生產了,而是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還建起來一個質量檢查室,現在有工人186人,我們村有148人進廠打工,有一些去福山經開區打工去了,還有一些留戀這裡的山林,也有的做了養豬專業大戶。”

“成績很大啊,去年銷售收入多少啊?”

“我給你說實話,去年我們這個小廠賣貨860多萬元,我們對外說是120萬元,去年繳納了9萬的稅。”

“第一年有這個成績也不錯了,關鍵是第一步邁出去,以後就順暢多了!”孫宗遠鼓勵道。

“村集體有多少收入了?”

“孫書記,我們村這一年集體收入大部分都用在蓋廠房、買裝置上了,也就這一個月存了點錢,大約有十八萬左右,老百姓除了山林種地、養豬收入之外,我前幾天找人算了下,平均每個人年收入在900元左右,明年估計超過1600元沒問題,我們計劃明年村集體得有40萬元的收入!”

許慶軍自信的說道。

“40萬啊,估計你是全鎮最有錢的村了,要是年年有40萬的收入,如何支出,你怎麼計劃的?”

“也沒想好,我們幾個人琢磨著是不是在廠子附近居民點上,我們全村除了願意看護山林的人之外,爭取都遷下去居住,畢竟那裡有小學,趕集上店都方便。”

“我們的想法是搬遷下去,鎮裡補助建房費用之外,我們集體再給補助2000元,戶裡也就花個三四千塊錢就能夠住上。”

“也可以,不過我建議你村別補助在房子上了,可以去省城商店,集體購買彩色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讓群眾一下子過上現代人的生活!”

“書記,我們村一共156戶,600多口人,你說的那些東西三個怕得有100多萬啊,我們錢不夠啊?”

“一個是你去省城批發,價格能夠便宜20%多,另一個是你全村也不一定今年都搬遷下去啊?如果都搬遷下去,你就貸款一次性都買上,再不然鎮裡補助你村20萬元!”

“既然是書記說的,我就一次性的都添置上,我們剛做了規劃,我們就爭取年前把房子建好,過年的時候搬進新家,用新家電!”

這個年代,建新房的有,買家電的也有,但是全村都住樓房、統一買家電的,估計全地區這樣的村還沒有,不知道全省是不是有?

“有政策鼓勵,我相信群眾下山積極性很高的!”

“你們村存款過萬元的

《重生之80年代小村長》 第177章 天賦福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