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五三章 誥命 (第1/2頁)

秦腔楚狂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深刻個屁!”

朱由校心裡啞然失笑,自己大舅哥那點水平他還是清楚的,皇后向他講了許多次,怒其不爭,朱由校明白這一定是他的幕僚替他想的。

但是魏忠賢在這段話卻讓他興趣大增,原因無他,他也缺銀子,很缺銀子,而且他記得自己的皇莊裡有兩座黑石礦,這要是……

想到這裡,朱由校問道:“這焦炭在遼東賣的如何?”

“回皇上,紀公公來信說,現在遼東鍊鐵已經全部用那焦炭,說焦炭這東西火旺,燒的時間也長,產出來的鐵要比以前好的多,而且那裡的酒樓,草原部落的酋長也開始再用,老奴估摸著這焦炭要是在京師買,銷量將會很大,關內那麼多鍊鐵作坊,酒樓,還有瓷窯、磚窯……”

魏忠賢本事是順著朱由校的心思彙報的,但他越說自己也越感到驚訝——大明境內這麼多達官貴人、富裕之家,而如果要是運送到南方去,這銷量將是海量的!

而至於能不能運到南方,魏忠賢認為這是毋庸置疑的,出身市井,他很明白商人那種逐利的天性和靈敏的嗅覺——這世上誰本想發財,連皇上都想發財。

“皇上,老奴覺得這事要從長計議,加以規範。”說到這裡魏忠賢果斷的建議道,同時決定幹竟然魏良卿去買幾個礦。

而朱由校卻再一次覺得魏宗賢深的我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隨便亂來怎麼行,當然得加以規範!但一國之主與民爭利面子上有些過不去,而且這還是東林黨的攻擊點,而且他現在正要大用沈清平,這轉頭就讓他拿銀子……朱由校自己也絕的不太好。

但銀子畢竟是好的,想了想,朱由校說道:“回頭等他出來,你派連個礦監司的去跟他……算了,此時重大,比親自去跟他談談。”

朱由校再一次把魏忠賢推到了臺前,但這一次魏忠賢可是高興異常,心裡沒一點兒以前的顧慮,歡喜的彎了彎腰,說道:“老奴遵命。陛下放心,老奴一定把這件事辦好。”

“你去辦吧。”朱由校擺了擺手,命令魏忠賢退下。

而魏忠賢退下之後,立刻安排御織坊與御匠坊,製作五品、六品誥命的服飾與金銀珠飾,命令用最好的材料。

……

隨後的兩天裡,與魏忠賢和朱由校的歡喜不同,沈家和周家有些愁雲慘淡,這當然是因為張初兒的緣故,他一方面要在沈家安慰眾人,安排生產,這不生產也不行,五里鋪八十多家窮哈哈還指望著車場吃飯。而到了下午十分,她還要到周府向周順昌打探沈清平的訊息,並想著託人到大理寺裡去探望一下沈清平,給送些吃食,換洗媳婦什麼的,關鍵是換洗的衣服。

忙裡忙外的,張初兒一下子憔悴了許多。虞氏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而她不知道的是由於徐光啟的作用,士林開始冷靜的看待這件事情,周順昌倒是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當五月初八下午再來的時候,就快慰張初兒道:“你不用擔心,徐大人已經放言,那小子所為雖為國法難容,但孝心可嘉,徐大人在士林德高望重,這事已經有了專機,你且耐心等待,不用心急,哎,周福,你去庫房把那老參拿來一隻……”

周順昌說著心裡也是異常感慨,他沒想到徐光啟會如此鼎力相助沈清平。而聽了周順昌的話,張初兒心裡稍寬,但這種火炭落到腳面上的事情,一天不水落石出,那就會擔心一天,雖然張初兒回去後拿周順昌的話安慰沈家沈家上下,但獨自一人之時她心裡依然是忐忑不安。

五月初九,太陽只是個大紅球,張初兒就像往常一樣起來了,然後撥銀子給沈淨山好鵝沈淨峰,讓他們兩個去買菜買米——明朝的平民只吃兩餐,但工匠不行,勞作太累,所以沈家中午管一頓飯,然後便和孫氏做一大家子的主食,吃過主食之後,她和徐氏、孫氏一起收拾碗碟——其餘兩個嫂子幫不上忙,都帶著孩子,而讓小孩子幫忙,毛手毛腳的,只怕這碗碟不夠摔得。

忙完這些,張初兒便開始記進料、出貨的膽子,算工期,當一切忙完,已經是快中午了,站起來捶了捶有些發酸的腰,心兒有飛向了大理寺的大牢……

而就在張初兒出神之際,忽然聽到院外傳來‘噠噠噠’的馬蹄聲,聲音雜亂,好像有很多人,“不知又出了什麼事?”此際,由於沈清平出事的緣故,風吹草動便讓張初兒風聲鶴唳。

而稍頃,大門‘咣’的一聲被撞開了,沈淨嶂和二愣子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隨後二愣子舉著髒兮兮鵝小手,往門外指著:“師孃,師孃,皇宮來人了,可能是來咱家的……”

對於皇上

《明匠儲能產品優勢》 第一五三章 誥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