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四章 奇葩願望 (第1/2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朱友康整整在小西屋裡待了一個下午,甚至點起了煤油燈都沒有出來。

父親從縣城裡運送石頭回來他都沒有聽見。他把初一數學看了三章,做了三十多道題,對於難題都一一做了標記。語文書他重點看了幾篇散文,然後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他自己擬定的《我的奇葩願望》,原文如下:

“我是瓜菜代之後那個年代出生的男孩,自小就喜歡到山坡上挖泉眼,總希望我們這裡到處都是泉眼,能澆很多很多莊家,那樣我們就會填飽肚子,不會捱餓了。地裡收成好了,攢了錢,我還希望能吃上紅燒肉罐頭,擁有一輛嶄新的飛鴿牌腳踏車,海鷗牌收音機和太行手錶。這就是我的奇葩願望。

我們這裡的地質特徵是丘陵地區,絕大部分莊家是“望天收”。

沒有水庫,即便村東救命河有個小水庫,也是常年乾涸,澆不了幾畝莊家。也沒有深井,記得村幹部曾經圍繞著村子四周,找專家勘察過地形,可是就是沒能鑽出一眼水井來。

在我七八歲上小學開始,經常在雨後到村小校附近的山坡上挖泉眼。

因為是雨後,上面土層裡的雨水比較豐富,幾個孩子一起挖,用石塊挖,或者用樹枝挖,不一會就會挖出一個又一個噗噗向外流水的清泉來。

我們看到這些水噗噗地流出,心裡總是充滿了幻想。也許經常這樣流水,我們就會吃上大西瓜和紅燒肉。

我的第一想象就是,希望我們村每一塊莊稼地裡都能冒出這清清涼涼的泉水來,那樣我們村裡就實現了耕地水利化。那樣我們就不會餓肚子,那樣我們就會成為被人瞧得起的農家子弟了。那時起,我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村裡每一塊地裡都能冒出泉水來,保證我們有吃有喝,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我的家庭告訴我,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在我們這裡,過年是個複雜的情結。一方面都盼望著過年時的喜慶,和來之不易的很多好吃的食物,以及比平時要好一些的新衣服。

而對於我們這樣的家庭,也是甘苦同在,愁喜摻半。

我記得,去年從臘月二十開始,我家和別人家一樣,碾糕米,蒸饃饃——七八成玉米麵,兩三成白麵或者山藥面。泡黃豆做豆腐,豆腐渣捨不得餵豬,也都蒸成窩窩頭。

過了年,正月初三就開始吃豆腐渣窩窩頭,賴年頭,大年初一就吃上窩窩頭了。那窩窩頭又硬又澀又扎嗓子,難吃難嚥的。

為了讓這些食物好吃些,母親就往面裡放適當糖精,這樣可以讓我們孩子們多吃一些。母親一直忙到臘月二十八九,也不見有好臉色。

因為年景賴,小麥幾乎絕收,除了生產隊丟下來年的種子外,每人分了三斤小麥,除去平時來了親朋好友和下鄉幹部吃一些以外,幾乎所剩無幾,連除夕夜和春節早飯都吃不上一樣的白麵餃子,只好在除夕夜吃山藥面摻米麵的餃子,春節早飯放了鞭炮後,吃上一頓白麵餃子。

更不好的是,收成不好,年底除去口糧,還打了饑荒——那年欠隊裡128元。吃豬肉也大大縮了水,往年都能吃上豬前膀和後坐的肉,今年只好吃豬頭肉了。

蓬州縣的人多數都餵養母豬產仔,靠賣小豬來補充經濟,養家餬口,年底殺豬的少,所以豬肉也貴。鄰縣大都養肥豬補充經濟,養家餬口,所以到了年底,殺豬的特多,肉也比其它地方便宜一些,好肉八九毛一斤或一塊錢上下一斤,尤其是豬頭、豬下水,六七毛錢一斤,一隻豬頭十斤左右,花七八塊錢就解決了過年吃肉的問題。

父親不怕路遠,騎腳踏車到30多里地的鄰縣買來了一隻豬頭。

回家後,母親用燒紅的火鑹,把豬臉豬拱嘴等皺紋最深最多地方的豬毛燒燙乾淨,然後打卸成塊,下鍋燉煮。這算是年貨中最好吃的食物了。

每當煮熟之後,母親都會把孩子們叫過來,每人割上一塊,嚼在嘴裡,那肉香的味道一下子從嘴裡香到全身。那種肉的味道,好像一直香到現在,每當一提起,嘴裡就會立即生出那滿口噴香的味道來。

可是,今天吃上了紅燒肉罐頭,那味道更是另一番風味。

那年代,動物下水沒多少人吃,也不值錢,很多都餵了狗貓之類的動物。

去年家裡很少有人穿上新衣服,排行最小的兩個妹妹友梅和友蓮,只能穿上用姐姐的舊衣服改做的“新衣服”,姐姐也就只能穿上母親舊衣服改做的“新衣服”。

我和弟弟沒有新衣服穿,也是用舊被面做的。父母親只好

《蓬州古城在哪裡》 第四十四章 奇葩願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