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4章 天書 (第1/2頁)

冬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算是有所涉獵吧,我母親是搞歷史的,我從小多少跟著看一點。之前翻到過一個跟狐狸精有關的故事。

這個故事叫狐狸天書。講的是清朝年間有個貧困潦倒的秀才,每天攻讀經書,為了進京趕考,可是家徒四壁,沒錢供自己生活開銷,所以,每日除了讀書以外,還會揹著斧頭上山砍柴,以補貼家用,順便攢下點小錢留著進京趕考時用。

話說有一天,書生上山砍柴,忽逢天上烏雲密佈,雷聲大作,馬上就要下起暴雨,書生趕忙下山,路上途徑一個不到一人高的土坡,轉下身來看時,才發現這是個土洞,中間有個半人高的洞,此時狂風四起,書生就想著在這土洞裡先歇歇腳,應該不會淋到自己,等雨停了再回家。

可就在他想要鑽進土洞中時,忽聽得這土坡中有人在竊竊私語,聽聲音是兩個男人,書生不由得心中生疑,是什麼人能全身鑽進這麼小的一個土洞中呢?而且還是兩個人,於是他彎下腰,悄悄把頭探進洞中,正巧這時,天上劃過一道雪亮的閃電,把洞中的情形照了個清清楚楚,但見這土洞內十分寬敞,正中間擺著一張木桌,其上點著一隻蠟燭,旁邊還有兩個木凳,凳子上坐著兩個小人,這一切事物都和人間事物的形狀相似,只是大小卻是普通器物的一半,連那兩個書生模樣的小人都是常人的一半大小。

更令人稱奇的是,那兩個小人兒的面貌特殊,兩隻眼睛狹長,嘴巴突出,跟狐狸嘴一樣,長有兩寸,生有人面,面板白淨,只是長相著實嚇人。

兩個小人兒正手捧一封書卷,在燭火對映下讀得津津有味,絲毫沒有注意到書生正在觀察他們。

書生只看了一眼,急忙扭回頭,心中盤算著不如嚇嚇他們,於是偷偷地向洞中扔了塊石頭,大喝一聲。

再探頭進去看時,裡面的兩個小人已經跑掉了,那捲書卻來不及拿,就仍在桌子上,書生覺得那本書一定是本天書,於是俯身鑽進洞,把天書裝在懷裡,劈柴也不要了,也不管天上下的大雨了,只護著胸口的天書,一溜小跑下了山。

等回到家裡,點上蠟燭仔細觀看,卻發現這是本無字天書,每一頁上都雪白乾淨,沒有一個墨點。書生覺得奇怪,隨便翻看了會兒便睡下了。

一直過了好幾天,都安然無恙,直到書生進京趕考,在路上遇到同樣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朝自己走過來,問自己前些日子是不是撿到過一本無字天書。

書生聽了大驚,自己沒有跟外人說起過這件事,不知道他是怎麼知道的,但自己也不是撒謊的人,對那人直言不諱,說是自己自一個土洞中趕走了兩個小人才把這本書偷出來的。

那書生呵呵一笑,對書生說,這無字天書放在你手中你也看不懂,不如把書給自己,說著,從懷中拿出幾顆黃金細軟,交在書生手中,書生見錢眼開,二話不說就把那無字天書給了這個買主。

他低頭看自己手中的黃金時,卻發現只是幾個綠油油的大棗,哪兒有什麼黃金,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等再抬頭一看,卻見大道盡頭有兩個小人兒的背影,他們手中拿著天書,朝身後的書生揮了揮手,大笑道:‘謝先生還書!’”

汪起風的故事也講完了,聽得我們也是一愣一愣的,這種故事,不是那種聽上去很嚇人,就直單純地嚇人的恐怖傳聞,而是更容易讓人產生一些思考,趣味性很強,雖然沒有驚險刺激的內容,但很值得回味。

所謂的妖魔鬼怪,民間傳說,歸結到最後,無非都是以訛傳訛,講故事的人為了追求效果達到最好,自己私自添油加醋而已,於是,一個原本很簡單的故事,往往經歷這種滾雪球似的傳述過後,就變成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而我的伯母也從這方面親口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關於那些恐怖傳說的由來。

“這個故事講的是我伯母的祖父,大概在三年困難時期時發生的,當時人家裡都很窮,我伯母的祖父,就叫曾祖父吧,曾祖父那時候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卻誰都指望不上,沒有辦法就只能到鄰村想辦法偷點東西換吃的,要不然真能把人給餓死。

那天曾祖父出去尋找下手的目標,正趕上老劉頭家死了人,靈堂擺在內屋裡,參加白事的在屋子裡圍著,曾祖父就想著爬上人家的房頂,去偷些茅草,換點米吃,於是找個人少的地方,偷偷摸摸上了房頂,誰知道這老劉頭家的房頂也不結實,自己還沒動手呢,忽然腳下一沉,整個人就從房頂上落了下去,連人帶茅草嘩啦啦地落到屋子裡,正巧砸在那死人身上,曾祖父就‘哎喲’了一聲,這摔下來不要緊,不知道人群中誰喊

《戶外直播間txt校對》 第144章 天書(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