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047章 分歧 (第1/2頁)

讓你窩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上亂了一陣又靜了下來,朝臣們或是一臉驚慌,或是一臉震驚,也有人竊竊私語,更多的人是不知所措茫然的瞅著御座上還不知愁的小皇帝,不知何去何從,哀嘆大宋帝國失去半壁江山後苟安江南百餘年,是不是真得要走到了盡頭。小皇帝也看出殿上的人面色凝重,不敢再玩笑,可尚不知厄運將至。

“稟陛下,文樞密使也遣人來報,敵軍步步緊逼,威脅朝廷安全,其欲領兵回朝。”正當眾人還沉浸在兩個壞訊息之時,陸秀夫又出列稟告。

“陛下、太后,文樞密使絕不能回朝。”陸秀夫話音剛落,張世傑出列言道。

“張大人,文樞密使在危難之際迴護有何不妥?”簾後傳來太后的問話聲。

“太后,廣州若失,廣南諸路則難保,必威脅朝廷所在。而文樞密使駐軍梅州,擋住唆都兵鋒,一旦撤離則敵軍必會大舉南下,朝廷將兩面受敵,再無迴旋之地。”張世傑回答道。

“張大人,興化已失,廣州若再失,我們西南已無兵可阻敵軍,文樞密使依然駐兵梅州則有被敵合圍之虞,不若與朝廷合兵一處共抗強敵

。”殿前都指揮司馬蘇劉義並不同意張世傑所說,出列說道。

“蘇大人,現在廣州還在大宋手中,文樞密使現在就撤兵豈不陷朝廷於險境。”張世傑不屑地瞅了蘇劉義一眼說道。

“張大人……”

“蘇大人。”蘇劉義還想爭辯,這時陳宜中出列打斷了他道,“如今朝廷駐留海豐已經月餘,雖有各處士紳獻糧,但此處地瘠人貧籌措依然艱難,各軍已經是減成發放。若是文大人領軍回朝,有將增加數萬人的供給,朝廷恐無力負擔。而劍南尚有數州縣未陷敵手,還可供徵調以為補充,一旦放棄梅州,朝廷便無糧可用了。”……

趙昺知道這朝會相當於國家級別的會議,自己前世最多也就參加過當地市級政府的什麼團拜會、茶話會之類的會議。他抱著即便說不上話也要學習的態度在正題開始後也不再與皇帝哥哥眉來眼去,專心致志的開始聽著。幾位大佬先後發言,他就聽明白了,這是不想讓文天祥的督府軍回朝,而拒絕的理由似乎也十分合理,不過他卻有自己的想法。

排出自己前世偏見和所知,站在中立的立場上講陳宜中和張世傑都存在著私心。以現在的形勢,朝廷並沒有出援廣州的意思,而廣東路州縣已經先後落入敵手,廣州已是一座孤城,在外無援兵,將無鬥志,失守只是早晚的事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而文天祥在劍南開府後,一直是單打獨鬥,手下都是新招募的義勇,缺乏訓練和補給。雖有小勝,但面對元軍的進攻已經是獨木難支,不斷收縮防線,任誰都明白沒有大的變故敗亡就在眼前。

趙昺這種門外漢現在都能看的明白,作為朝中首腦的陳宜中和張世傑如何不知道一旦朝廷撤離,文天祥的督府軍將面臨被元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合圍的險境。而明知如此卻又拒絕其回朝,那隻能說明他們都很討厭文天祥,也可以說心底對其心懷恐懼,怕他威脅到自己的利益。

以趙昺前世所知和聽到的傳聞陳宜中是長期透過這種譁眾取寵的表演和豪言壯語來獲得權勢,提高自己的威望,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優柔寡斷、冒充抵抗英雄的膽小鬼。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德祐元年春夏之交,戰事最為激烈的時候,朝野內外紛紛要求他親往前線督戰,他卻猶豫畏縮,不肯出城。顯而易見,陳宜中不可能為宋朝冒生命危險。

七月份,陳宜中離開臨安,逃到了遠離前線的南部沿海地區,要求朝廷在這一地區給他安排職務,拒絕了朝廷派來請他回朝的命令,謝太后無奈,親自給他的母親寫信。在他母親的干預下,陳宜中回到了都城任職。太學生對陳宜中的逃跑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抨擊,指責他畏首畏尾、膽小怕事,是一個言過其實的兩面派,是和賈似道一樣的誤國之臣。

陳宜中當國,行事搖擺不定,徘徊在和與戰之間,不能作出決斷。德祐元年年底,局勢在他主持之下,朝著越來越不利於宋朝的方向發展,除了徹底投降以外,已沒有其他迴旋餘地。文天祥、張世傑提出遷都到東南部地區,以圖背水一戰,膽小的陳宜中否決了這項提議,一意求和,根本沒有與元軍決一死戰的勇氣和才能。

話說文天祥這個人與陳宜中正好相反,他剛正廉直,剛入新朝後先是責備陳宜中不該放棄三宮獨自出逃,又指責他為人怯懦、紀綱不立,搞得他大為不滿。但人做了虧心事總怕鬼叫門,陳宜中心虛之餘,還是對文天祥萌生敬意的,或許是因為文天祥散發出來的才能、勇氣,以及高潔之操守讓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書評》 第047章 分歧(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