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首抄詩詞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月初三,西平候沐英去世的訊息傳到了京城。這樣級別的大官,去世的訊息當然是直接通知到老朱的。除此以外,最先得到訊息的就是兵部了。允熥聽了,也沒在意,侯爵的繼承又不歸兵部他管,那是吏部的事情。沐春(沐英長子)就算來了京城,也應該就是老朱親自撫慰一下,然後就是全國哀悼一下,給沐英一個好一點的諡號,提一下爵位而已。然後就是沐春到吏部等著考核襲爵了。估計沐春襲爵肯定是特事特辦,直接辦理,然後手續辦完了回YN繼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在西南邊陲貢獻自己的一生(屁,人家在YN天高皇帝遠的享福著呢)。
允熥記得沐家應該是一直鎮守YN因為自己當年看《鹿鼎記》原書,裡邊說道沐家世鎮YN近三百年,到吳三桂進YN才結束,好像還封了王什麼的。金庸大大的武俠小說都是從歷史中來,還到歷史中去,基本內容都符合真實的歷史,很多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這並不僅限於《鹿鼎記》,比如《天龍八部》裡邊段譽啊,蕭峰啊,鳩摩智啊都是真實存在的。
扯遠了。允熥總結了一遍沐英去世後所有會發生的事,認為和自己沒什麼關係,所以就丟在一邊。
九月初五伴晚沐春就到了京城,真的是非常快的速度,看來也是換馬不換人一路從YN飛奔而來。到了京城在西平候府(所有有爵位的人都在京城有府邸,不管他在不在京城住)稍微休息了一下,就被朱元璋招進了皇宮。
沐英是朱元璋的義子,老朱當年打天下的時候收了二十多個義子,這大概是在沒有足夠的財物,也沒有官爵可以賞賜的情況下來籠絡手下有本事的人的一種方式,不過老朱本人也確實喜歡沐英,並且極其器重他,要不然也不會讓他鎮守YN老朱抱著沐春的頭痛哭失聲,這是老朱私底下極少數為臣下痛哭的時候。老朱還留沐春在皇宮留宿,這更是不同尋常。
不過這同樣和允熥無關,允熥聽說了也就聽說了,該睡覺睡覺,該看書看書,該工作工作,該吃飯吃飯。不過這很快就和允熥有關係了,因為初六中午允熥還在工作單位呢,就得到通知,讓他回來。允熥不解,老朱從沒幹過類似的事情啊?但不解歸不解,命令還是得執行。
回到皇宮,允熥按照通知,來到了柔儀殿,這可是後宮範圍內。進去一看,好嗎,又是京城朱家人的大集合。
不過允熥馬上發現了一個生面孔。為什麼馬上就可以發現呢?那是因為這個人就在老朱身邊坐著,比所有人離老朱都近,想不注意到都難。
正在這時,老朱拉著身邊人的手站起來說道:“朕三天前才得知沐英去世了。英兒雖是異姓,但我視同為親子,曾與皇后勤加撫育。今其年不過四十八而亡,真是悲傷至極。”說著,又哭了出來,大家忙勸解。過了一會兒,又指著下邊的兒孫方陣對身邊的人說道:“這些都是你的兄弟叔叔們。你年不過十七就跟隨出征,當年跟你一起玩的朱棣等都封了王爺到了外地也趕不回來。但是下邊的人一樣是你的叔叔和兄弟。你跟他們好好相處一下。”老朱的目的主要是想讓沐春和自己的孩子,主要是允炆和允熥增進感情,省的以後關係不好影響西南大局。
沐春下來與各位,嗯,算是交談,不過實際情況感覺就像是那種父親死了在靈堂輪流接受所有來參加葬禮的人一兩句安慰的感覺。弄得沐春感覺很鬱悶。
他父親都死了兩個月了好不!就是當時再悲傷,也早沒有當時的悲傷勁兒了。陪著朱元璋悲傷一會兒也就罷了,一是老朱畢竟是全國最高領導人,二是沐春感覺老朱的傷心是真的,所以陪著一起悲傷也就算了。眼前這些人都沒有見過沐英的,哪來的感情?還不都是裝的,對雙方都是一種煎熬。
但是形式還得繼續。到了後來,也沒什麼新鮮詞了,就是“節哀順變”等車軲轆話來回說。到了允熥這裡,本來允熥也是想隨大流的,但是,允熥靈光一閃,想起***的一首詩,用到沐英身上也正合適,於是開口說道:“我小時候還見過沐大伯,英姿颯爽,頗為威嚴,那想到再見竟然就是,就是,現在這樣了。”
父親最後一次回京是在洪武十四年,就算你見過父親,但當時你才三歲(實歲),哪有可能記得父親什麼樣!沐春強忍著吐槽的願望,接受了允熥的話,好在還是對父親的稱讚。
正打算去接受下一個人的安慰詞(沒幾個人了,總算快要解脫了,沐春想),卻不料允熥緊抓著他的手不放,繼續說道:“沐大伯為國家屢立戰功,掃平西南蠻夷,功勳卓著,是所有將軍的楷模,我有一詩贈之。”
“山高路遠坑深,
《踢足球》 第16章 首抄詩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