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了戶部的門,侍衛楊峰和陳興說悄悄話:“今天殿下是來戶部商量寶鈔改革的是吧?”

陳興看了允熥一眼,說道:“是啊,怎麼了?”

楊峰說道:“這鹽、鐵也是大家都需要的東西吧,為什麼不把寶鈔和鹽、鐵繫結在一起,鹽、鐵不也是大家都需要的嗎?”

陳興說道:“那我怎麼知道?”

這時,走在前面的允熥聽到他們在說話,回過頭來問:“陳興你們兩個說什麼呢?”

楊峰搶先回道:“是臣問為什麼不把寶鈔和鹽鐵綁在一起,大家對於鹽鐵不也是都需要嗎?”

允熥說道:“鹽是不行的,現在實行開中法,為了鼓勵商人將糧食運到邊關,所有食鹽均交給運糧食到邊關的商人銷售,這事關邊關糧食安全,陛下不會同意把寶鈔與食鹽綁在一起。”允熥還有話沒有說出來。食鹽比起糧食來說,儲存容易,並且體積小,價格季節的變化不像糧食那樣大(可以說食鹽的價格不會因為季節變化而變化),並且同樣是剛需,一般市民很可能會大量用寶鈔兌換,這樣就達不到讓市民持有寶鈔的目的。

“至於,鐵,也不行。”允熥關於鐵,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就停住不說了。其他人雖然好奇,但是也不敢問,只能在心裡存著疑惑。

不能用鐵器來充當本位制基準物的原因部分與食鹽一樣,而最重要的是鐵產量太小而寶鈔發行量太多,明代平均一石鐵的價格是1.5兩白銀,明初可能更低,按照一兩白銀兌換4貫寶鈔的比例,相當於用六貫寶鈔就可以兌換一石鐵。而洪武后期的鐵年產量大概為2萬噸左右,合17萬石左右,這樣只需一百多萬貫寶鈔就可以兌換完一年的產量,而此時寶鈔的存量超過三千萬貫,再加上民間鐵需求量很大,國家也需要大量的鐵,鐵的存量很小,根本不可能抑制住寶鈔貶值,剛投入市場估計就沒了;而如果限量供應,不管是鐵還是鹽,則最後必然變成只有有門路的人才能兌換得到,普通老百姓或者普通商人在明知兌換不到的情況下更不會持有寶鈔。相比較來說,糧食的儲量還相對多些,承受衝擊的能力大些。

===============================================================

老朱此時正在謹身殿批奏摺。允熥走到謹身殿門口直接走進去。老朱見到允熥進來了,和藹的問道:“允熥怎麼現在就回來了?”

允熥也笑嘻嘻的回道:“這不有事情找爺爺討個注意嘛。”然後用正經的語氣說了關於糧食需求量的事情。

朱元璋聽完允熥的話,臉色馬上變得嚴肅起來。他說道:“預計十天需要一百八十萬石糧食,並且之後兌換的人數會減少也是預計並不一定會出現。現在全國共發行了多少貫寶鈔?”

“稟皇爺爺,據戶部寶鈔提舉司統計,共,共至少在三千萬貫以上。”

老朱說道:“我大明天下一年所收的稅賦約二千四百萬石,其中糧食大約一千二百萬石,十天就消耗一百八十萬石,若是這樣也還罷了,但是寶鈔的總髮行量超過三千萬貫,若是以後一直有人兌換,國庫空了怎麼辦?”

允熥也感到棘手,但是他作為擁有後世記憶的人知道紙幣是大勢所趨,並且紙幣的利潤之大難以想象,所以他決不會放棄。並且,如果現在不努力恢復寶鈔的信用,以後等幾年以後他繼位,會更難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允熥思慮片刻,對老朱說道:“只要穩定住了寶鈔,那國家等於憑空獲得了一筆財富。”

老朱打斷他的話:“允熥,我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也明白寶鈔的巨大利益,但是現在要解決的是保證國家的糧倉不會被掏空。”

允熥說道:“現在國家的存糧大約是有一千萬石,秋糧馬上開始收了,可得稅糧約四百萬石。支撐到明年夏糧收上來需要大約五百五十萬石,再為了預備戰爭等突發事情,大約有七百萬石糧食不能動。”

老朱聽他的計算沒有錯誤,點點頭沒有說話。

允熥繼續說道:“穩定寶鈔的價值,最主要的是讓老百姓有信心,到不在兌出去多少糧食。可進一步縮減城市,去除濟南,開封,剩餘八個城市,再將預訂的換糧食的口兒減到五個,這樣開始十天所需要的糧食就減少到七十二萬石。”

“另外,在各地做好充足準備後,一起開始兌換,在兌換糧食的地方露天堆放大量的糧食,給百姓以信心。”

“同時著錦衣衛等在百姓中散步流言,說朝廷有無數的糧食,

《踢足球》 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