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鉳���梢壞皆縞暇陀只峋醯夢摶驢紗��只崤莧ヂ蛞路�M����⑹痔嵐�茸笆紋酚趾緯⒉皇僑鞝四兀�

這種錯覺屬於一種心理現象,其名為“照明效果(spotlighteffect)”。我們知道,話劇舞臺上的主角,自頭到腳總是會被各種照明燈照射著。圓圓的燈光會隨著主角的步伐移動,觀眾因此才能看清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乃至瞬間的感情流露。此時此刻,演員的著裝、口中的臺詞、動作表情,都會原汁原味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所以常受照明燈環繞的明星,身邊總是會有形象設計師如影隨形,悉心為明星打造形象。我想,上述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此吧。

不過,現實中的我們並不是話劇舞臺上的主角,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自己與明星一樣,生活在各種燈光的照射之下,因此他們對於別人的目光會過度地敏感。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康奈爾大學教授——托馬斯?季洛維齊的實驗,它會告訴我們“照明效果”的實質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40歲以上的讀者,是否還記得美國歌手巴瑞?曼尼洛,我估計大多數人應該都聽過他與奧莉薇亞?紐頓強同唱的“Thiscan’tbereal”。巴瑞?曼尼洛雖然未曾受到音樂評論家們的好評,但他卻創下了“唱片全球狂售7000萬張”的傲人記錄。後來,他又為幾個電視廣告創作了一些音樂,並且偶爾也會親自參加演唱活動,但他卻一直沒有得到大學生們的青睞,在當時的大學生看來,身穿印有 曼尼洛頭像的T恤,簡直就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季洛維奇教授在實驗中,要求一名學生身穿印有曼尼洛頭像的T恤,進入有4—6名學生在做實驗的實驗室。在此停留片刻以後,教授讓這名學生猜測,他在實驗室見過的幾名學生中,有幾人會注意到他穿的是“曼尼洛”T恤。當得到答案以後,季洛維奇教授再次來到實驗室,詢問這裡的學生——“剛才進來那人穿的是什麼T恤?”藉以對比資料反差,實驗結果如下:

穿T恤的學生預測,有46%的學生會看出自己穿的是“曼尼洛”T恤;但事實上,只有23%的學生回答“他穿了印有曼尼洛頭像的T恤。”

隨後,季洛維奇教授又讓一名學生,分別穿印有喜劇演員傑瑞?宋飛,及黑人*活動家馬丁?路德?金牧師的T恤,以相同方式,反覆進行了這一實驗。

實驗結果基本沒有什麼變化,能夠記住對方穿何種衣服的學生,實際上只佔了8%的比例,但穿T恤者預測的資料卻是48%。

偶爾,我們也會擔心“穿這種衣服該怎麼入場呢”、“這雙鞋與衣褲不搭配啊”,但是要知道,這種擔心根本就是多餘的。尤其,當你的顧慮別人根本不會在意時,例如襪子的花式或皮鞋尖的角度等等,你又何需去理會它呢?

我們一直覺得別人在注視著自己,其實注視我們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可以這樣說,是我們自己在心中安置了監視器,將自己監控起來,但卻誤把別人當成了監控者。現在,是我們關掉監視器開關的時候了,如果能夠將自己從“世界中心”的位置上低調挪出,我們又怎會再為小事而抓狂呢?

“你不瞭解我,但我瞭解你”

如果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即“我非常瞭解別人,但別人卻不夠了解我”。我們普遍認為,自己在看待別人時,非常的客觀、公正;而別人在看待我們時,則往往會出現偏差,誤會便由此而產生。同時,我們會一直堅信,雖然自己時常被人誤會、被人歪曲,但自己卻“非常地瞭解他”。

這種誤會同樣會上升到國家、民族的高度上。我們往往認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受到了其他國家、民族的曲解,而我們卻非常地瞭解他們。我們雖然義憤填膺地說“日本人並不瞭解我們”、“碧姬?巴鐸瞭解我們的民族嗎?竟然就這樣把我們列為野蠻人”,但我們對於其他文化存在多少誤解,自己卻毫無感覺。

為了對“我非常瞭解你,但你並不瞭解我”的想法做一個深入剖析,筆者及團隊進行了如下實驗。[6]在實驗中,我們向參與者提出兩個問題。一,如果有機會與陌生人見面十次,你認為自己到第幾次時,能夠準確瞭解對方?二,你認為對方與自己見幾次面以後,才能準確瞭解自己。前提是,兩人初次見面,此前對對方根本一無所知。

實驗結果表明,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瞭解對方的用時,一定會少於對方瞭解自己所需花費的時間。也就是說,站在“我”的立場上看,別人是一個“

《能改變自我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