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一十一章 操心 (第1/2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自從朱友康的父親提出要建一棟新住宅的資訊發出之後,只要有個空閒,朱友康就會去思考著怎麼把這個新家設計好,建築好。

儘管到了年關,他除了跟著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之外,比如臘月二十四是掃房子的傳統日子,他就在一直竹竿上捆綁一把笤帚,先把屋頂掃乾淨。

在打掃屋頂之前,把能挪動的東西挪到院子裡,把實在不能挪動的東西用被單之類的東西蓋在上面,等打掃完屋頂,灰塵靜下來之後,再撤掉被單等覆蓋物,然後再先從桌椅板凳,門窗牆體開始打掃,然後再從屋子裡,院子裡到大街上進行清除衛生。

他做的各種工作都是系統化的,有次序的。先裡後外,先上後下,先難後易,最後一步到位。

臘月二十五泡豆子,做豆腐也是這樣,他讓父親提前挑揀好了豆子,他去打好了西臺南街裡的清水,找好了盛豆子的缸子,等豆子一旦泡上了,也不耽誤當天去鄰縣購買豬肉和豬頭的時間。

這是他初中一年級語文課本上學習的統籌的方法,他學會了之後,無論做哪一件事情,他總是首先從整體考慮再從細處入手,如何統籌安排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除了做家庭裡安排的事情之外,他還常常有自己的打算,幹一些自己喜歡乾的事情,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

他一分鐘也捨不得耽擱,朱友康儘管沒有出生在書香芬芳的知識分子家庭,但是他從小就對圖書情有獨鍾,除了自己要看,還經常鼓勵家裡的兄弟姊妹們看一看。

在破舊、狹小、粗糙、清貧的小家庭裡,書籍成了他們家庭認識外界,認識世界的最為寶貴的資源。在他的印象裡,父親常常手拿書本邊看書邊吃飯,邊看書邊抽菸,而且,從小的印象裡,父親就經常幫助母親認字算賬學習。

讀書一直是朱友康一家的優良家風,他還記得,父親那一年為了學習一本好書,他甚至不惜熬夜,一整夜一整夜地用小楷毛筆抄錄下來,自己裝訂成一本新書,起來學習。

父親的毛筆字寫得全村子最好,尤其是到了這個年底,前來找父親寫對聯的排起了長隊。

他對父親的對聯幾乎都是倒背如流,並且還能領會到對聯的確切含義,比如“虎行雪地梅花五,鶴立霜田竹葉三”,意思是梅花的形狀恰如老虎在雪地行走時留下的跡印,竹葉的形狀就像仙鶴站立在霜田裡留下的爪印等等。

當年新華書店是朱友康接觸書籍的幾乎是唯一的渠道,當時只要進了書店,那怕身上就幾毛錢也要選一本適當的書籍。

他從縣城裡不僅為姐姐買了一個紅色日記本,而且,還在書店裡為姐姐選購了一本巴金老先生寫的《家》。他知道姐姐最愛看書學習,每次回來不是帶來書籍就是帶來本子,為的就是鼓勵姐姐不要洩氣,要好好學習。

在這一點上,朱友康和他姐姐的男朋友趙大友是一致的。趙大友自從落榜之後,就回到了南丘村。特別是在自己受到高考落榜打擊,父親在油坊失火打擊和母親因這兩件事過度恐懼導致死亡等重大打擊的情況下,得到了朱友康的姐姐朱友鐘的熱心安撫和積極鼓勵。

從目前關係來看,由於趙大友失去了母親,家裡缺少一個女性,很多活計做起來都比較棘手。這時友鍾往往會跑到他家忙這忙那的,表現得十分周到熱情。

為此,趙大友一家十分感激。為了早日娶友鍾過門,趙大友已經找到了可以做媒的秋萍嬸子,秋萍嬸子答應把他們的事辦好。

趙大友和父親商量著想趁著婚姻法年齡還沒有變化早點結婚,實在不行,就舉辦一個像樣的婚宴,做成事實婚姻。他家裡確確實實需要一個婦女來料理家務。

朱友康忙裡偷閒,還幫著弟弟友健,妹妹友梅、友蓮複習功課,檢查作業,糾正錯誤。

他考慮著眼看就要過年了,如果不是認了乾爹,就不用那麼緊張了,過了年照樣也可以幫助弟弟和妹妹學習。問題是上次在治療胳膊疾病時,馮醫生一心想把兩家搞成親戚關係,他也只好服從父母和馮中醫的安排了。

現在已經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了,父母忙得團團轉,還看不出來要送朱友康去山西的計劃,朱友康從內心也不是非要去不可,他是聽大人安排的。

說話間就到了臘月的二十六的晚上,一家人圍坐在北屋裡昏暗的煤油燈下,靜靜地等待著大鍋裡打卸成豆腐塊的豬肉儘快煮熟。

他們的嘴都已經非常饞了,口水幾乎就要流出來了。

當朱友

《蓬州春節文化巡遊路線》 第一百一十一章 操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