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楊鐵大將軍 (第1/2頁)
幻海師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陛下。”
內侍太監匆忙一路小跑了出去,保定帝轉頭對著鎮南王說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有興兒的訊息了嗎?”
鎮南王兩手一攤,示意沒有,保定帝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兩人相顧無言。
不多久,段總管就趕了過來,急急忙忙向保定帝行禮,問道:“不知陛下喚老奴有何吩咐?”
“朕問你,現在城裡的謠言怎麼回事,不要告訴朕,你這個總管什麼都不知道。”保定帝指著對方的鼻子問道。
大總管看了一眼鎮南王,回到:“陛下,這事情老奴也有耳聞,只是涉及太深,如今太子行蹤還未明朗,老奴怕陛下的身體吃不消,便沒有通知陛下。”
保定帝和鎮南王聽到說有謠言的訊息,一起看著段總管,保定帝也不著急了,坐到了龍椅上,道了一聲:“說。”
大總管這才慢慢說出了沒有及時告訴皇帝的原因。大總管掌管著皇室密衛,對於大理城內的風吹草動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在謠言一出現之際,大總管就收到了密信,在查詢來源的時間上甚至比鎮南王還早,再加上一些不為人知的手段,順藤摸瓜的查出來了最早是由幾個在城門驛站附近搬運貨物的苦工散播出來的,離奇的就是當調查進一步深入的時候,這幾個搬運工就被人為滅口了,經過大內高手的驗屍,斷定應該是南蠻一帶的高手所為。
自從大理建城之後,經過多年的經營,一開始與漢人格格不入的各個少數民族漸漸的彼此融合,尤其是一些在山裡住的民族,由於常年在惡劣環境下的生長,與飛禽猛獸為伴,天生練就了一身力氣和其他功夫。這些民族慢慢的融合,也就使得大理城各個大家族勢力或多或少都養著幾個門客,因為跟中原距離較遠,很難招募到中原的高手,因此,各個家族子弟多由這些蠻族高手教導武功。
當然,如果平ri能夠燒香拜佛,跟天龍寺打好關係,進入寺廟學習正統的功夫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天龍寺等閒不教授外人功夫,也就造成了在武功這塊市場上,南蠻的高手普遍比較吃香。
話說回來,確定了是南蠻高手所為之後,皇宮密探馬上分出好幾組人手開始調查大理皇城內所有供奉著南蠻高手的家族,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排查,最終確定了三個可能的方向,一個是大將軍楊鐵府,大將軍楊鐵是土生土長的白族人,從小就在軍旅中長大,此人能一直坐到將軍位置上,除了個人本身的實力之外,最重要的還有兩點原因:
一個是此人從不在朝廷之中興風作浪,長期駐守邊疆,不是抵禦西夏就是駐紮在面向大宋的方向,因此在軍隊中聲望極高,從參加軍伍到現在歷經三任皇帝,可謂是資歷雄厚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家族世代參軍,而且透過不斷聯姻,家族勢力在大理皇城盤根錯節,如果說皇室是大理國第一家族的話,那楊家恐怕不是第二也是第三家族,相國府都不敢說穩穩壓住楊家。
第二個方向就是相國府,眾所周知,高相國極具野心,又因為從龍之功,在大理國權勢滔天,相國府裡高手如雲,很是籠絡了大批南蠻高手。兼其子高泰明在軍隊之中也頗有聲望,也不乏一些軍中好手在其麾下效力。
第三個方向就是鎮南王府,說起鎮南王府倒是與前兩個有所區別,鎮南王年輕時候經常周遊中原,因此鎮南王府裡的高手相對與上面兩個,更多的反而是中原高手,尤其以四大家臣最為有名,分別是褚萬里、古篤誠、傅思歸、朱丹臣四人,這四人除了褚萬里是本地高手以外,其他三人都是鎮南王年輕時候在中原遊歷招攬到的高手,可謂是大理眾人皆知。
三個方向一確定,鑑於影響深遠,同時太子失蹤,保定帝心情極端暴躁的情況下,段大總管生怕保定帝一時發火做出什麼不太理智的行為,只得自己暫時壓下,暗暗告誡下面密探們分成三路人馬,緊緊盯著三家。尤其以相國府為重,雖然鎮南王跟保定帝關係最好,但在大總管的心裡,天下只有保定帝是他效忠的人,其他無論什麼人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都是具有懷疑的,只不過懷疑程度不同而已。
這也是之前進屋時候看了鎮南王一眼的原因,自己還在懷疑物件呢,竟然主動來說這個事情,也不知道是懷疑錯了還是城府實在太深了。
大總管說完就一直低著頭,也不看臉上已經鐵青的保定帝和臉sè明顯不渝的鎮南王。對於鎮南王來說,雖然這三路密探自己不是重點盯梢物件,但也是被盯上了,感覺肯定是不好的,但誰讓此人又只對皇兄一個人忠心耿耿,按理說皇兄手底下有如此忠心耿耿的手下自己應該
《傲笑八部天龍小說最新章節》 第十九章 楊鐵大將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