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章 復劉 (第1/2頁)

水心清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鍾奎的糧食一如之前所約定那般在三日後全部湊齊,端陽有一條水路通往荊州城,姚靜再端陽碼頭早早定下四處倉庫,糧食一被運送進來,姚靜在完全封閉倉庫後將糧食送進空間裡。

鍾家的人一直在等姚靜的人從碼頭運糧,可是姚靜這樣做,註定鍾家人看不到運糧的人馬。

等到倉庫一月租期到了,鍾家人看見庫主開啟倉庫時,他們驚駭發現,糧食早就被運走了,當下,真個鍾家人更心驚起金公子背後的勢力。

而一個月後的姚靜,已經再次進入了延州城。

姚靜這段時間仔細觀察過李石等五人,除了李石外,都如他們表象一樣木訥憨厚,李石卻有些商業頭腦。

她想了想,也打消了放了他們的心思。

當然為了避免他們知道自己真實身份,姚靜也不會帶他們回欽州,所以她在延州買下了酒舍,留下金銀若干,又召了李石一個人見面。

靜靜地打量著此人,最後嘆息一聲,便在他面前將一塊玉佩分成三份,給了他中間一塊。

李石怔怔地看著這小塊玉佩。

“若有一日有人拿任何一塊前來,你們可以儘量給予他們需要的東西,不過也要看清楚利弊,他的作為威脅到你們的話,你們可以不必理會!”

“當然,若是玉佩湊齊,無論什麼事務必服從!你若願做,就接下,若不願,酒樓還是會給你,不過其他的人你要為他們負責,給他們好的生活。”

李石臉色變了變,這麼一段日子,他見識到這個公子非常神秘。

非常有錢,他不知道公子和端陽鍾氏交易了多少,但是聽到的風聲也知不下於萬貫,還有這一路跟著公子回延州,公子出手大方,他們也跟著過上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好日子。

今日公子買下酒樓,還以為是要經營的,沒想到是送給他們。

他們沒為公子做什麼,公子竟然給了他們這麼多。

李石知道自己腦子靈活,但是因為自己腦子靈活害了自己的弟弟妹妹,從此他再也不動腦子了,就怕自己忍不住多些想法,害了自己的父母和如今妻兒。

他只是老老實實做事,賣著自己的力氣。

等到發現自己家山重水盡時,他發現他腦子靈活也沒用,他想不出什麼法子在家家戶戶都在捱餓時弄來糧食,弄得只得和同村活不下去的村民來了州郡,有的死了,有的進了牙行,一家子都被打散,李石不願意一家子被打散,所以一直咬牙自己選主家。

他一邊勤快地幹活,一邊尋求合適的主家,看到公子第一眼,他就覺得自己找的主家到了。

隨著一個多月的相處,他無數次慶幸當初的堅持。現在,他同樣非常感謝公子。

“公子有恩於我,萬不敢奢求酒樓,願為公子出力。”

李石臉色立刻恢復,跪了下去。

不是李石不想自由,而是不想忘恩負義,算來,他沒有為公子做什麼事,可他的家人在州郡有了家,平日裡公子多番照料,給他們月銀,實在對他們太好!

姚靜笑了笑,這李石雖然有些聰明,可是經歷的事情不多,表情一眼就讓人看透了。

其實說古人多愚昧迂腐,並不完全,因為很多時候他們的愚昧迂腐是他們重視忠義恩德,是非過錯,外人無權置喙。

就像如今的李石,全家脫奴籍才是對家人的好,可是他因為一個恩字放棄了。

姚靜滿意地點點頭,也不枉這一路上多番施恩。

“既如此,以後你就好生打理酒樓,酒樓收益你自取用,或擴或敗又或是你自用,我都不管。”

李石恭敬地點頭:“小人定用心經營。”

***

延州事畢,姚靜飛馬向欽州行近。

今年大旱,從北到南,蔓延遼欽延襄四州,其中遼欽二州今年以來無一滴雨露,州域內河流乾涸,糧食產量不到往年的一成,而這一成的八成都歸了官府士族,剩下兩成,如何能養活兩州四百萬平民。

一時間各郡縣不是爆發民亂,搶奪士族或官府糧食,就是紛紛逃離家鄉,成為流民。

尤以冀州為多,因為冀州打出了光復前朝漢室的名義。

同時大肆宣揚前漢仁義,愛民如子。近漢室後人重振祖業,願盡平生之力使百姓有食有衣。

這般宣揚之下,四州過不下去的百姓自然紛紛投奔。

接著,中州藩王宗室齊聚京城,祭祀之時,發生地動,使得太廟崩塌,藩王宗室死傷一半,京城

《開國女帝記事 作者:水心清湄》 第17章 復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