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長島宣旨 (第1/2頁)
跨越時空的野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東帶領登州作戰營行軍到長島沒多久,登萊巡撫那邊就傳來訊息,聖旨已經到登州了,陳應元巡撫將親自陪同宣旨太監到長島來宣佈崇禎皇帝的旨意。
瞭解到陳巡撫等人的行程安排後,許東親自帶著島內軍政高層到碼頭迎接,陪同陳巡撫及宣旨太監一行來到長島官衙。這次來宣旨的還是老熟人,司禮監的李公公。
擺好香案,許東等人跪下接旨。聖旨先是褒獎了一番許東的功績,然後說了一通長島地位重要,特在長島設立長島衛,任命許東為長島衛從三品指揮同知,署理長島衛軍政事務,統一管轄膠東和遼東半島周邊島嶼,並允許自籌軍費,採取靈活軍制,編設不超過5000人的軍隊。
本來崇禎準備一步到位,任命許東為長島衛指揮使的。不過內閣特別是首輔溫體仁勸說崇禎酬功不能太過,晉升也不宜太快,防止以後功無可賞,就同意折中給了個指揮同知的頭銜,同時讓許東負責長島一切事務,也就是以副頂正、主持工作。
這也反映了崇禎帝的性格,猶猶豫豫,摳摳搜搜。對封官獎賞這種事能省則省,都已經誰出去的話了,被溫體仁一忽悠就打了折扣。
許東對此到無所謂,反正長島歸自己管就行,頭銜是正還是副不是很重要。三呼萬歲後,愉快地接了聖旨,給李公公封了2000兩銀票的儀程,並請李公公以後多關照。
李公公第一次收到這麼大的紅包,愉快地接受了儀程,答應了許東的要求,並約定在京聯絡的地點,然後也沒多呆,急急忙忙地回京了。
陳應元到沒急著走,他是第一次來長島,準備好好看看這邊的情況。在許東的陪同下,陳巡撫先是重點檢視了長島府衙和一期軍營的建設,對長島建設的速度給與了高度肯定。
特別是在一期軍營,看到建得如此寬闊大氣,比登州衛的演練場不知好多少,還有後期的建設規劃,不由地大讚了一番長島的超前考慮。
隨後兩人換了便裝,帶了幾個隨從,深入民居一坊區和商業區,準備瞭解瞭解百姓生活情況。因為島上很安全,所以也用不著多帶護衛。
陳巡撫先來到民居一坊區。這裡採取的是一整排一整排建設的集中居住區,與後世的高層不同,在大明朝當然是平房。每排住20戶,每戶大約30幾個平方,雖然擠一點,但總算也有個安身之處了。
坊區兩側建有水井、廁所等公共設施,還有一個治安亭,有什麼糾紛立即就能得到制止。
坊區內的居民有的在家門口洗菜做飯,有的在水井邊的公共區域閒聊,都衣衫整齊,臉上也很有光彩,看得出至少是能吃飽飯的。
陳巡撫很有細緻地找了個四旬的老漢,問他姓什麼,從哪裡過來的,在這裡住的怎麼樣。
老漢回答:“我姓王,是從河南逃難過來的,老家那邊農民軍鬧得兇,不是被殺了,就是被亂軍裹挾。
我們村裡幾戶人家一路乞討來到了登州,幸好許大人接收了我們,把我們安置在了長島。
這裡多好啊,我們一來就給發了銀子和糧食,還提供了住宅,雖然每月要還2兩銀子,但一年後這房子就是我們的了,許大人總是活菩薩啊,很多百姓家裡都供著他的長生牌。”
“2兩銀子也不少啊,每月能賺到嗎?”陳巡撫問。
“島上到處都是工地在招人,只要肯幹,一個人一月賺2兩不成問題,一家有兩個人做工,就能還的起買房子的錢。如果實在還不起,還可以再分期的,許大人考慮的非常周到。”王老漢接著說。
陳巡撫聽完後,滿意地離開了民居一坊區,在許東陪同下又到了四坊中間的商業區瞭解情況。
商業區是個長方形的區域,設定在四個坊區中間,沿著中軸線佈置了一長一短兩條相交的商業街。
商業街的十字路口自然是最繁華的所在,四個街角分別開設了知味觀酒樓、興化商行、一間大型客棧和米油商行,沿著中心往外延伸的街上,已經開了三十多家商鋪,人來人往,生意看著都不錯。
陳巡撫走進了米油商行,裝作新入駐的居民,問店家糧油價格。其實不用問也可以看到,因為長島要求所有店鋪必須明碼標價。店家的回答也跟標價一樣,價格比登州居然還要便宜一點。
陳巡撫又問店家生意怎麼樣,賺不賺錢?
店家一臉笑容的說:“託長島衛許大人的福,島上民眾都有收入,買糧油當然也就多了。而且島上做生意的環境很好,除了交商稅就沒有其他收費了,成本少商品價格就低,又促進了銷
《駕小艇進臺灣》 第六十四章 長島宣旨(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