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移鎮旅順(一) (第1/2頁)

跨越時空的野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宣旨後,許東這幾天一直在考慮,下步自己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該放在哪裡。

長島目前是建設最成熟的,商業也很發達,但地盤空間有限,已經到了人口容納的極限。

而且長島離前線較遠,無論是到金南防線,還是到河間城,都不太方便,不利於實施有效指揮。

河間府地盤比較大,資源也多,很適合發展經濟。但地處京畿,三面都被朝廷圍住,目前的態勢還不適合跟朝廷徹底翻臉。

這麼看來,只能選擇旅順方向了。一方面,那裡地盤夠大,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三面環海,適合長島這種向海型的力量發展。

而且旅順位於河間府和長島中間靠北的位置,乘船到兩地都比較方便,有益於掌控所有地盤。

最關鍵的是旅順處在與韃子鬥爭一線,無論是抗擊韃子下步大舉進犯,還是繼續收復領土,都需要到旅順一線去坐鎮。

大明朝都能做到天子守國門,把京師設在離宣大邊防很近的北京,咱們長島當然不能輸給大明皇帝啊。

考慮的差不多後,許東決定召集幾個骨幹在商量一下移鎮旅順的相關事宜。

在河間府衙的大堂裡,許東自然是坐在首位,陳之文、李永進、李家奎、謝進、王顯國、鄭天宇和金小虎等坐在兩側。

“考慮韃子主力已經返回遼東,下一步旅順方向必將面臨韃子的大舉進攻,所以我們暫時與朝廷達成了和議,以便集中精力對付我們當前的主要敵人韃子。

目前河間方向已經基本穩定,現在國內農民軍風氣潮湧,朝廷短期內肯定沒有力量來打我們河間,所以我考慮主力要移師旅順,做好應對韃子進攻的準備,看看大家對固守河間、應對韃子還有什麼意見?”人到齊後,許東先開口說道。

“大人,韃子跟我們是國恨家仇,我也贊同把打韃子放在首位,部隊主力還是要前往旅順。而且旅順地盤大,又相對獨立,更有利於我們的發展。”李永進第一個說道。

“是的,兄弟們不少來自遼東,都想著打回遼東去。”謝進接著說。

“河間這邊雖然三面環敵,但目前朝廷確實沒有力量打我們,留下一個作戰營,加上河間守備隊防禦應該是夠了。”李家奎說道。

“大人,河間府人口比較多,資源也豐富,在這裡發展經濟是比較好的。特別是原油開採,對我們很重要,還是要安排一定兵力來保護。”陳之文也發表了意見。

“嗯,之文的考慮很對。河間府對我們很重要,不僅有資源,還有可以拿捏朝廷的運河漕運,所以這裡必須守住。關於河間的安排:

我考慮留下登州營1500人負責機動防禦作戰,後續可以繼續擴軍至2000人。天宇的守備營1000人,主要負責河間城的陣地防禦。

這樣總兵力有3000人,還有部分預備營的新兵可以動員,兵力暫時應該夠了。

一旦有敵入侵,防禦作戰行動由謝進牽頭負責,王顯國和鄭天宇配合。重大行動安排如有人提出異議,由三人共同研究決定。”

“明白!”謝進、王顯國、鄭天宇抱拳道。

這次河間府的守備力量安排,許東深刻汲取了大沽口城的教訓,全部交由自己信得過的將領負責,且明確了制約機制。

“民政方面,還是由之文負責。

一方面是加快發展經濟,尤其是要抓好原油開採和煉油產業發展,為我們遼東鎮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要抓緊安排部分工匠前往旅順支援建設。下一步如有難民湧入河間,也可以引導前往旅順。

佔領河間收繳的35萬兩銀子,除了發賞銀2萬兩,徵兵1萬兩,給崇禎帝5萬兩,還剩餘27萬兩,我帶15萬兩去旅順,剩下的12萬兩用作河間府建設。”

“明白!”陳之文回答道。

“草嶼營這幾天抓緊收攏人員和物資,準備三天後返回旅順。在河間新徵的兵員,如果家中確有突出困難,經營鎮撫批准可以留下,所缺兵員與登州營進行調換。”

考慮這次在河間招收的人員不少,為了軍心穩定,許東還是開了個口子,允許少數不便跟隨移師的兵員留在河間。

河間府城南更夫巷。

草嶼營新任什長林小海帶著採購的大包小包東西,回到了家中。

由於在河間城守衛戰中表現突出,林小海被提升為什長,還獲得了頭功8兩銀子的賞銀,這手頭一下就寬裕了。

“爹、娘,這是兒子

《駕著小船去遠航》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移鎮旅順(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