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1章 各路動向 (第1/2頁)

萌島伯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昭拐走了太史慈,回到薊縣後便讓府中寫了份公文去徵辟邴原等人。 除了管寧拒不配合,邴原、國淵、王烈三人都接受徵辟。管寧不來,李昭也不逼他,這種隱士強迫他來也沒用。 邴原為典學從事,總領一州學政。 王烈為功曹從事,負責人事考核選拔。 國淵則被李昭任命為典農都尉,負責管理屯田事宜。 之前安置的黃巾俘虜,李昭對他們實行屯田制,官府給他們田地耕種,收成按比例。需要借官府牛的六四分,不用的對半分。 至於太史慈,李昭派人去東萊接他的母親,太史慈這麼孝順,李昭可不想他會跟徐庶一樣。 太史慈初來乍到,寸功未立,李昭不好直接封他為校尉,就先讓他做個別部司馬。 太史慈從青州遠渡遼東倒是提醒了李昭,他可以發展水師呀! 若是能有一支近海水師,他便可來往於渤海,甚至以後可以直抵江東,還過什麼長江。 李昭便命令太史慈招募五千士卒,從幽州和青州的沿海百姓裡挑選,要求水性好,成立水師。 水師基地就設在遼東南部的沓氏,沓氏坐擁天然良港,直到後世都是重要的海軍基地,正適合操練水師。 李昭聚集幽州的所有船工到遼東,在遼東設立造船廠,命令他們打造戰船。 就這樣,幽州上下都卯足了勁,全力發展。內政上,大興屯田,軍事上,大量擴軍。 就這樣,過完冬天,時間來到了中平三年。 李昭坐在府中聽著錦衣衛的彙報。 錦衣衛這些日子收集各路動向,李昭獲得訊息比以往快了不少。 不久之前,在中平二年年末,車騎將軍張溫的大軍敗於涼州的羌人叛軍。張溫派六路大軍齊出,五路皆敗,唯獨董卓一路全員班師。 而這之後董卓就一路走運,董卓率三萬大軍屯於右扶風,與邊章、韓遂對壘。 結果某夜有流星劃過天空,光芒照進叛軍軍營,驢馬嘶鳴,羌人以為不祥,想要退兵。 董卓知道後立馬率軍出擊,大破敵軍,斬首數千,邊章、韓遂等人敗走榆中,三輔之危得以解除。 此戰之後董卓一洗黃巾之恥,成功在自己的主場對羌戰爭中找回了場子。 劉宏大喜,封董卓為斄鄉侯,封邑一千戶。 河北方面,褚燕與張牛角攻打癭陶,張牛角死於流箭,臨死前讓他的部下尊褚燕為首領。褚燕由是改姓為張,喚作張燕。 張燕會合太行山群寇,已經發展到了百萬之眾,侵擾河北各郡。 同時,黃巾殘黨管亥四處聚集流民,也已有百萬之眾,青州刺史根本無法剿滅。 聽到董卓開始崛起,還有各地的叛亂,李昭只有一個念頭——這大漢是要完啊! “可還有要報的?”李昭問向錦衣衛指揮使李忠。 “有!主公讓屬下盯著的三人已有訊息了。”李忠低頭回道。 李昭讓李忠打探的是曹劉孫三人的動向。 曹操當這濟南相雖然幹得不錯,濟南國的貪官汙吏都是聞曹操而色變,一時間政治清明。 但終究是流水的知縣,鐵打的胥吏,曹操被朝廷徵還東郡太守,拜議郎。濟南又恢復從前。曹操一怒之下辭官,回到了譙縣老家,和族內子弟交流感情去了。 而別部司馬孫堅就比較倒黴了。 先前張溫剛領軍之時,董卓輕慢張溫,孫堅就勸張溫斬了董卓立威。張溫因為忌憚董卓的軍隊,沒有聽從。 現在局勢一轉,孫堅得罪了董卓,董卓立下大功,孫堅就受到了排擠,被調回朝中擔任議郎。沒了統兵之權,孫堅不禁有些鬱悶。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長沙人區星叛亂,聚眾一萬,朝廷就讓孫堅擔任長沙太守,出兵平叛。 劉備則比歷史上混得好多了,因為抵擋青州黃巾有功,從平原縣令升為了平原相。 李昭得知青州黃巾的訊息後,不禁想到了張寧,張寧這太平道聖女還沒利用呢。 於是李昭找來張寧。 “怎麼,找我何事?”張寧沒好氣道。 這幾日李昭都沒陪她玩,她除了捉弄任紅昌,就沒有其他娛樂方式了。 “管亥你知道不?”李昭問道。 張寧用小手轉了一撮頭髮玩弄,想了想,然後說道:“知道,之前算是我父親弟子,我見過。” “他會聽你的不?” “這就要看他還信不信太平道了。”張寧也無法打包票。 “那你寫封信給管亥,讓他率領他的部下來幽州。” 青州和幽州之間就隔了個渤海郡,只要跟渤海太守打個招呼,管亥自然能來。就算渤海太守不同意,管亥一百來萬人,他也不敢攔。 要不是水師還沒練好,李昭直接就想派船去接。 張寧一聽李昭有求於自己,眼睛一亮,露出了小惡魔般的笑容。 “哦?我為何要幫你寫這封信?讓管亥在青州攻城掠地,重現黃天之世不好嗎?” “你父親尚且不能實現,何況管亥呢!你要看著這些人被官府剿滅嗎?” 張寧不為所動,顯然重點不在這裡。 李昭看出來張寧的意圖,於是道:“好吧,你要什麼條件?” 張寧得逞一笑,道:“我要你陪我玩三日!” “好!”李

《三國開局10萬精兵爭霸天下》 第81章 各路動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