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9章 辯論 (第1/2頁)

滇南老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之上,晨光初照,金碧輝煌之中,重臣們身著華服,依次列位,氣氛莊嚴肅穆,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在這權力的巔峰,每一縷風絲都蘊含著深意。

隨著龍椅之上,皇帝那威嚴而又不失溫煦的一聲“免禮”,朝會的大幕緩緩拉開,如同歷史長河中波瀾壯闊的一幕,正式上演。

福王,身形魁梧,步伐穩健,猶如山嶽般從群臣之中脫穎而出,他的每一步都踏在了朝臣們的心絃上,激起層層漣漪。

他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如鍾,迴盪在大殿之中:“陛下,阜陽王英勇無雙,揮師北伐,大敗無知大月,鐵騎踏平其國都,彰顯我大國之威。此等赫赫戰功,理應昭告天下,大加封賞,以勵士氣,振我國威。”言罷,福王面色平靜如水,但那深邃的眼眸中,卻閃爍著不易察覺的光芒,那是對權力的渴望,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皇帝端坐龍椅,面容沉靜,心中卻如明鏡般清晰。他深知,這朝堂之上,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暗藏玄機。

對於阜陽王的功績,他心中早有定論,大賞自是必然。然而,他更明白,這朝堂之下,暗流湧動,還有諸多聲音等待發出。於是,他微微一笑,那笑容裡既有對福王的讚許,也有對接下來局勢的把控,輕輕點頭,目光掃過臺下。

果然,就在這時,齊王挺身而出,他的出現,如同一股清流,打破了朝堂上的微妙平衡。

他同樣行禮如儀,聲音卻更加激昂:“福王所言極是,阜陽王戰功赫赫,自當獎賞。然,臣聞燕州刺史張四英,此人非同小可,鐵雲關一戰,他穩保後勤無憂,萬勝關外,更是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戰功。尤其是大月國都破城之戰,張四英大人更是首當其衝,拿下了城頭插旗之功,功不可沒。臣以為,此戰之中,張四英大人之貢獻,亦當並重,不可忽視。”

太子聞言,心中五味雜陳,面色微變。他原以為,自己暗中培養勢力,尤其是將張四英拉攏至麾下,已是對齊王的一種挑釁,甚至做好了應對齊王不滿的準備。

然而,齊王此番舉動,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彷彿是在無聲地告訴他,自己依舊是太子太傅,依舊是他最可靠之人。這一刻,太子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意,也多了幾分警醒。

齊王此舉,實乃權謀之中的上乘之作,其智慧與手腕,令人歎為觀止。

他深知,在這朝堂之上,每一步棋都需走得謹慎而精準,方能立於不敗之地。阜陽王作為此次北伐大月國的統帥,其赫赫戰功,早已傳遍四海,封賞之事,無異於板上釘釘,無需多言。

齊王對此心知肚明,故而並未在此事上糾纏,而是另闢蹊徑,巧妙地將話題引向了另一位——燕州刺史張四英。

張四英,此人在鐵雲關、萬勝關等戰役中,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勇氣,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在大月國都破城之戰中,更是戰功卓絕。齊王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他深知,將張四英的功績提上臺面,不僅能彰顯自己對於人才的重視,更能巧妙地平衡朝堂之上的勢力格局。

更為高明的是,齊王此舉,實則暗含深意。他事先早已洞悉,燕州張家已經悄然倒向了太子一方,成為太子麾下的一股重要力量。

太子的擔憂並非無的放矢,畢竟在權力的遊戲中,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尤其是當涉及到立場與忠誠時。然而,齊王卻以一種超乎常人預料的方式,展現了其深沉的政治智慧與高超的權謀手段。

太子深知齊王已經洞悉了燕州張家倒向自己這一事實,心中難免生出幾分戒備與猜疑。他擔心齊王會因此對自己心生不滿,甚至可能採取某種行動來削弱自己的勢力。然而,齊王的反應卻大大出乎太子的預料。

齊王非但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快或敵意,反而以此為契機,巧妙地麻痺了太子。他透過公開讚揚張四英的功績,不僅彰顯了朝廷對於人才的重視與賞識,更在無形中向太子傳遞了一個資訊:我依舊保持著對你的忠誠與支援。

這一舉動,無疑讓太子心中的戒備與猜疑瞬間煙消雲散。他誤以為齊王並未因張家之事而對自己產生芥蒂,反而更加堅定了對齊王的信任與依賴。在太子的眼中,齊王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與鼓勵,讓他在未來的權力鬥爭中更加自信與從容。

然而,太子卻未曾料到,這恰恰是齊王的高明之處。齊王深知,在權力的舞臺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這一招,既顯示了齊王的寬廣胸襟與深邃城府,又巧妙地維持了朝堂之上

《十年風雨紀事pdf》 第149章 辯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