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哉餉此擔�褪撬擔蝗羰俏�松�娑�齙納鄙�疾晃ケ郴ど�腦�潁�墒遣槐匾�納鄙�褪薔�圓豢稍�碌氖鋁恕�
畫第一集五十圖的時候,藝術家才三十剛過,所以在畫面上也覺得有一種剛猛之氣,構圖稍嫌突兀,所作的譬喻也都非常直接,例如在第十六頁畫了一隻在大大的鞋底下奔逃的小蟲,旁邊畫上三個大大的驚歎號;又好像第六十四頁畫主婦殺魚,標題是〃劊子手〃,第七十六頁畫廚房的刀、灶,標題〃刑場〃,七十八頁畫一個剛開啟的沙丁魚罐頭,標題是〃開棺〃等等;都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反倒令讀者產生了一種很微妙的反感,覺得豐子愷不像在勸人為善,而只是在一頁又一頁地訓誡著我們,咒吧著我們似的。
而在第二、三集之中,就比較混和一點了。畫面的構圖比較滿,線條與筆觸也比較多變化,看起來比較柔和,有幾張甚至很美了。夏丐尊在第二集的序上也提到這一點,他說:〃二集相距十年,子愷作風,漸近自然,和尚亦人面俱老。並共內容旨趣,前後更大有不同。初集取境,多有令人觸目驚心不忍卒觀者,續集則一掃悽慘罪過之場面。所表現者,皆萬物自得之趣與被我之感應同情,開卷詩趣盎然,凡使閱者信不此乃觀善之書,蓋初集多著眼於斥妄即戒殺,續集多蛘眼於顯正即護生。戒殺與護生,乃一善行之兩面。戒殺是方便,護生始為究竟也。……〃
因此,一個藝術家的成長與成熟,確實是需要有充分的時間的了,假如整個社會都願意以耐心與愛心來等待一個藝術家的逐漸形成,這個世界該有多好!
因此,在全集之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第六集,也就是最後功德圓滿的那一集。一共有一百張畫,與前面五集都不同的是:藝術家自己在畫外加的那一條邊線上註明了頁次的順序,詩文上也是,從第一頁到第兩百頁,都是他一一加註上去的,也就是說,豐子愷預感到自己可能不能親眼見到書的出版,於是,在那樣困苦的日子裡,仍然有條不紊地把一切預作了安排。他死後三年,廣洽法師由新加坡到上海去祭弔他,才發現了那一份遺稿,不禁淚下。
而在這一本里,一個佛教徒的溫和茲悲的心腸顯現到了極點,一個藝術家的熱烈天真的胸懷到了最後最高的境界,竟然與四十多年前的那一種剛猛有了極大的不同。豐子愷用充滿了愛心的筆觸,畫出一段又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筆每一句都如冬陽,讓人從心裡得到啟示,得到溫曖。
尤其令人深思的,是他安排在這一集上的第一張圖:〃馬戀其母。〃這是取自閱微草堂筆記上的一段:〃西商李盛庭買一馬,極馴良。惟道逢白馬,必立而注視。或望見白馬,必馳而追及。後與原主人談及,原主曰:此本白馬所生,時時覓其母也。是馬也,有人心焉。〃
而藝術家自己的那顆心呢?是不是也有一些戀戀不捨的東西呢?是他的童年、他的故園、還是他念念於懷的那個古老安靜的中國呢?
我總覺得,人把這幅畫放在第一張,一定有他的深意,因為,他的最後一張也說出了一些話,這一張是〃首尾就烹〃,取自傷心錄上的一段:〃學士周豫家,嘗烹鱔。見有鞠向上,以首尾就烹者。訝而剖之,腹中累累有子。物類之甘心忍痛,而護惜其子如此。〃
以戀母始,以護子終,藝術家的特意安排,不就在這裡了嗎?生命的一切都為了延續,藝術的最終目的應該也是為了這個。汲取上一代的精華,寄望下一代的能夠知道、明白,並且再發揚光大,大我的逐漸成熟,小我的生存才有他的意義,永恆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豐子愷在一八九八年出生於浙江崇德縣石門灣,十七歲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得到夏丐尊和李叔同兩位老師的賞識,從此走上了藝術和文學的道路。在民國二十幾年的時候,他的散文、童話、詩、漫畫都得到所有中國人的喜愛,因為他的作品平易近人,所以連當時的家庭主婦和兒童都能敬他愛他喜歡他,可惜的是像我們這一代在臺灣生長的中國人,對他已經不大認識了;而今天,藉著這套〃護生畫集〃的出現,豐子愷的面貌與心聲終於能夠同時地出現在我們眼前,他生前的最後一個願望不也達到了嗎?
一個春日的下午
——原來,悲愁的來源並不是因為幸福的易逝,而是因為,在幸福臨近的時候沒能察覺
1
人生也許就只是一種不斷的反覆。
在前一剎那,心中還充滿了一種混亂與狂熱,必須要痛哭一場才能宣洩出的那種悲傷與失望,於是,就在疾馳的車中,在暮色四合的高速公路上,我一
《有一首歌朗誦稿全文完整》 第1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