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5章 土地清丈令 (第1/4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回到殿前司,將王稟找來,叫他在禁軍中逐級開展個人比武,有武藝高強者,逐級選拔,最後推薦上報殿前司兩千人左右。王稟領命而去。

次日,殿前司所屬各軍開始下發文書,準備比武事宜。然後,我到太尉府,將殿前司準備開展個人比武的事說了一遍。梁太尉認為這個方法好,提議以太尉府名義下發全國各軍,殿前司、馬軍司、步軍司各選拔出兩千人左右。我覺得這個提議很好。待三司各選兩千人左右,再在這六千人中選拔出兩千人,那就是佼佼中的佼佼者了。

一月之後,三司各選出兩千人左右高手,我便提議梁太尉,在這六千多人中開展個人比武,梁太尉認為這個方法好,便安排太尉府的將軍吳濤負責比武之事。我則再上秘折,託九公主秘密帶話給皇后,叫皇上知曉其事。順便從中挑選兩千人為皇城禁軍。皇上便傳旨梁太尉,比武之時,御駕親閱。比武之後,皇上傳旨,前兩千名禁軍高手充任皇城禁軍,由皇上直接統領。

剩下的四千多名高手,殿前司、馬軍司、步軍司以本部高手為主,各留一千高手作為護軍,留下的自然是最可靠的官兵。剩下的一千多名均留在太尉府,以供應急之用。這些官兵隨便拿出來,都是佼佼中的佼佼者,留在京城也方便調遣。

我再向皇上推薦李應為皇城禁軍統領。趙佶問道:“此人是否可靠?”

鵝答道:“末將如今做了陛下女婿,陛下還怕我選的人不放心?”

趙佶笑道:“我只信任你,此人則不熟悉,既是你信任之將,便任命他為皇城禁軍統領吧,直接聽朕旨意,不再由太尉府管轄。”

於是,派侍衛連夜召回李應、杜興、燕青、蔡慶,任命李應為皇城禁軍統領、杜興為皇城禁軍副統領,調任蔡慶接替杜興為軍械司總管事,調任燕青為殿前司選拔的一千名禁軍高手統領,直接聽從我的調令。叫他們即日起,及早交接手續,隱藏“梁山反賊”身份,以免再受人懷疑陷害。

李應、杜興、燕青、蔡慶等人調整到位,叫他們次日各赴新崗位上任,我則親領李應、杜興並二三十名梁山老兵,入宮見駕。在宮門口,叫杜興領了二三十名梁山軍校候著,只帶李應一人入宮。古代帝王非常重視面相,而李應外貌特徵是:“鶻眼鷹睛頭似虎,燕頷猿臂狼腰。疏財仗義結英豪。愛騎雪白馬,喜著絳紅袍。”啥意思?就是說他有一雙明快靈活的眼睛,有著鷹一般銳利的光芒。一副王侯將相的面相,粗壯的手臂和有力的腰身,無不顯示出他的高大威武,他豪邁的姿態讓眾人為之傾倒。再經我介紹,李應手中銀槍迅猛如電,五把飛刀百步穿楊,性格剛烈,說一不二,無人敢去冒犯他的尊嚴。皇上對李應的第一印象很好。第一印象很好之後,立即掏出一塊金牌,叫他以後持此金牌,可隨時出入宮門見駕。拿了金牌,領了聖旨,我出來再帶上李應、杜興等人,到皇城禁軍軍營宣旨上任。告誡二人,宋遼之戰就在當下,要加強練兵,謹守皇城,再從殿前司撥付一應床弩、神臂弩,以加強皇城禁軍防衛力量。並暗中叮嚀李應,派出梁山心腹隨時盯著宿衛禁軍動向,不可麻痺大意,誤了大事。李應、杜興並二三十名梁山老兵領命而去。

下衙後,我再又寫了個在全國開展丈量登記土地的摺子,交九公主轉呈皇后娘娘。依然是另寫了幾句話,告誡老丈人趙佶先生:這奏摺可以是皇城司秘奏,也可以是皇上苦思冥想的結果,但不能賴在我李逵的頭上。必須和我撇清關係,否則,和宿太師沒法交代。

為什麼在繁榮的宋朝要上這個摺子?

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是宋朝。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那時中國所謂的四大發明的三項被髮明或是開始得到大規模實際的運用,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醫藥、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後難比及的高度。宋朝還發展起一門新科學:技術科學。這些輝煌的成就與宋的綜合文明有直接聯絡。宋代的Gdp是佔全球的50%。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宋朝都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國。

在農業上,蘇州在宋太宗雍熙(公元984年-987年)前後的耕地數至多不超過1,400,000畝,在宋徽宗宣和(公元1119年-1125年)年間蘇州出稅之田2,400,000畝。100年間耕田數增加近1.7倍。宋政府高度

《梁山不夜城風景區門票購買》 第115章 土地清丈令(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