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章 新政重啟 (第1/2頁)

世仲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南地區發生的叛亂,如同春風一般迅速傳遍天下,西南土司,陝甘的流民亂匪相繼豎起反旗。 遼東女真部奴兒哈赤見中原內亂,速度調集二萬騎兵五萬民夫,共七萬人馬,酋首奴兒哈赤對外稱控甲十萬,進攻錦州,遼陽等地。 一時間天下烽煙四起,一副王朝末日之狀。 泰昌帝在御書房召見內閣六部眾臣商議解決之法。 陳禹主動向泰昌帝進言分析時局: “陛下,建州酋首號稱十萬帶甲騎兵,可據錦衣衛密探得來的情報,其實際兵力是二萬騎兵與五萬民夫。騎兵善野戰,不善攻城,陛下可下令遼東諸將退至以錦州,遼陽等大城互為犄角據城防守,同時派三萬兵馬增援遼東,酋首久攻不下後自當退去。” “西南土司,陝甘流匪雖眾,但都是群烏合之眾,陛下可則一能將前往四安府坐鎮指揮,剿撫並用瓦解流匪內部,到時流匪自會散去”。 “此三處暫時無需擔憂,真正能動我大明根基的是江南的民亂。江南從永嘉之亂逐漸繁榮至今千餘年,物產人口早已超過關中,中原,太祖當年就憑藉江南之地成就帝業”。 “到如今,江南一地財稅佔全國三成,人口超三千萬,若放任亂民禍亂江南,則我大明危矣。若江南被亂民攻下應天府,徹底掌握江南之地,那時我大明恐怕有不可說之事”。 “幸好江南士族還持觀望狀,未明目張膽的支援叛逆,各府具亂民仍散於各府縣,未成聚集之勢”。 “因此臣建議調重兵迅速平息江南民亂”。 原本一幅王朝末世的景象,被陳禹抽絲剝繭分析後,眾人思路也清晰起來。泰昌帝也從紛雜的局勢中找到了破局的方法。 泰昌的皇帝聖旨與吏部的任命馬上就下發到受命之人:大學士孫承宗封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遼東督都,總攬遼東軍政大權。 滿桂加封太子少保,兵部右侍郎銜,遼陽總督,受孫承宗節制。毛文龍封太子少傅,錦州總督,受孫承宗節制。 任孫傳庭任為陝甘總督平息西北叛亂。 任袁崇煥任為雲貴總督平息西南叛亂。 江南之地由英國公張維賢率右督都府精銳金吾右衛二萬人前去平叛,陳禹領錦衣衛南鎮撫司協助前往。 受命後眾人花費十餘天組織軍隊,調集糧草準備前往各處。陳禹帶了十餘名錦衣衛高手,作江湖俠客狀,喬裝打扮,輕車簡行,順大運河直達南直隸,秘密進入應天府。 陳禹拿著錦衣衛調查的江湖民亂情報;此次叛亂的主因還是因朝廷恢復張居正“一條辨法”所引發。 大明開國後,太祖優待士紳,規定凡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免稅。 本意是因開國之初讀書人少,而天下官員缺失太多,用此之策拉攏天下文人為朝廷效力。 一開始也效果顯著,不到三十年天下文冶大興,太祖將此事定為其施政的主要功績。 後世之君也沿用,到世宗之時朝廷各處官職以滿,而中取功名者人數幾十倍於開國時,大量進士,舉人在家閒賦侍職,有後臺後山者幾年就可得吏部任命,多此則等十幾年才得授偏遠小縣的縣丞主薄。 這些任偏遠小縣的進士們大多任期滿就辭官回鄉,做起了地主,員外,富家翁。對外美稱曰官揚黑暗,願回鄉耕讀傳家,教書育人。 此類鄉紳歸鄉後也會出些銀錢,做些修路搭橋的善舉。因有功名在身,且是主動辭官,在仕林與民間都有不差的名聲。 開國之初為休養生息,太祖將農稅定的極低,僅三十取一。後後國力增強,漸漸提高稅率,到世宗之時提高到十五取一。 那些鄉紳有功名在身,不用繳稅。眾鄉鄰爭相把田地掛在其名下逃稅,逃稅所得與鄉紳五五而分。 此種風氣漸漸流傳天下,無論何人只要中得舉人進士,附近之民紛紛將田掛於其各下,不出三年名下田產將多達幾千上萬畝。 朝廷所能徵稅之人,地日漸減少,可用之錢也日漸減少。為維持國家用度,只得一再提高稅收,提高稅收民眾就越將田地往鄉紳家族掛靠,形成了一個無解的死結。 世宗,穆宗時的內閣首輔徐價,最初家中只有二百來畝的田地,他從首輔位致仕回鄉後,被御史彈劾其家族之人借他之名,在當地大肆圈地,後經查徐家三十年間名下田地多達十幾萬畝。穆宗大怒,下旨斥責,散其田,分於眾民。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民眾分到田後,轉頭就又將田地獻給了其他人逃稅,只是換了個人而已。 徐階的學生張居正對這種現象非常擔憂,田地都聚集在少數不繳稅的人手中,國家將陷入無錢可用的地步,若在不改變將國將不國。 在徐階致仕後,張居正曾幾次向與徐階討教該如何解決處弊病。徐階對此問題都拒之回答。 張居正大失所望,曰:“徐師枉為宰輔”。 徐階大怒罵道:“豎子,你知弊病由來又如何,這滔濤大勢不是你一人之力所能改變,就算是天下至尊也改變不了,莫非你想成為第二個王安石”!! 徐階作為宰輔天下的人物,對朝

《主角穿越拜師華山派小說》 第15章 新政重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