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捷報 (第1/2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家戶戶縫製冬衣、烤制乾糧和肉乾,藥鋪也是忙得日月不休。民間捐贈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線。東西市商戶也是痛並快樂著,看著供奉在大堂的牌匾,腰板挺得直直的。特別是那些胡商,更是熱淚滿眶,咱也是大唐人了,看吧,連聖天子也親書匾額,贊咱是“仁善之商”,鼓勵咱要多為大唐的繁榮昌盛做貢獻。有傳言,朝廷在商議改戶籍制,凡忠心與大唐、對大唐貢獻多的商人,可發大唐戶籍,與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傳言一出,據說,不少胡商痛哭流涕,甚至跑到皇宮前恭恭敬敬地磕頭謝恩。
“這就是朕的子民啊,多麼淳樸,多麼知恩!”李世民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撫著短鬚感慨萬分。
李承乾眼睛格外明亮,道:“老百姓的要求並不高,誰能讓他們安居樂業,誰就是聖人。但是,要想做到‘安居樂業’卻很難,不僅對內要求文不愛錢、武不畏死,透過廉潔從政、健全律法、發展教育、減少苛捐雜稅等等,促使國富民強;對外還須透過軍事上的勝利和武力上的強勢,震懾周邊,確保國內有一個安穩、快速、良好發展的環境。”
李世民有些吃驚,因為自己派去教導太子的老師皆為大儒,直白地說,都是些正人君子,若是講學問,一個個都是口若懸河,若是講治國理論,都贊同“無為而治”,哪裡想到律法和軍事上,更別提發展教育了。教育,一直都掌握在世家手裡。雖說大唐建立後,太上皇便在隋朝察舉制的基礎上,開設科舉制,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以圖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但是,這也是小心翼翼,遮遮掩掩,以免世家警惕。雖說也網路了不少庶族人才,但與世家相比,仍是太弱,特別是每次上朝,一眼望去,絕大部分都出至世家。
“高明,此話是何人對你所言?”李世民盯著他的眼睛。
李承乾略有些不安,垂下眼簾,低聲道:“是兒子與表弟閒談時,表弟無意提起。阿耶,您不要責怪表弟,他是一片好心。”
又是這小子!李世民冷哼一聲,道:“為父便猜到,除了他,還有何人敢在你面前如此大膽?”崔氏真是好福氣,居然生了個如此通透的子弟。卻不知是崔崇父子所教,還是虞世南所授,據說,他還得了李靖親筆詮註的兵書。可惜,年紀太幼,不堪使用。幸好,他與高明關係甚好。從發生的種種事情可知,他對高明幫助甚大。這陣子,高明對父母更加孝順,對兄弟姊妹更加友愛,處理政務也是有章有節,學習上更是勤奮。如此看來,那小子的存在,暫且還是有利無弊的。
在李承乾惴惴不安中,李世民淡淡地道:“崔小十三郎倒有些見識,不過畢竟年紀尚幼,你心裡得有主見,不要人云亦云。”
“是!”李承乾鬆了口氣。與阿耶對話,他無不是提起了心吊起了膽,就怕惹怒了他。想到崔瑾父子之間的嬉笑打鬧、親密無間,眼睛黯了黯。
“下次你與小十三郎見面時,便問他如何才能讓文不愛錢、武不畏死?”李世民吩咐道。
這夜,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驚醒了長安城門計程車兵。
“八百里加急,速速開城門!”那是一名驛兵,聲音嘶啞,高舉手中密封的竹筒。
城門兵將用火光一照,果然是驛兵,忙推開城門。城門剛開一個縫隙,那驛兵便飛馳而過,唯見煙塵滾滾,直奔皇宮。
“大捷,大捷!突厥大敗,頡利逃至鐵山!”
“捷報,捷報,頡利敗逃鐵山!”
……
這一夜,長安城內昏睡的人們被驚醒。
李世民一骨碌從榻上爬起來。“觀音婢,你聽到了麼,好像有誰在說頡利敗逃鐵山?”他問。
長孫氏忙給他穿上外袍,道:“是張常侍在門外,說有戰報傳來,突厥大敗,頡利逃至鐵山。”
“是真的!”李世民一下子站起來,將袍子胡亂束好,走出寢宮。
見到李世民,張常侍欣喜地跪伏在地,道:“恭喜聖人,頡利戰敗潰逃至鐵山!老奴想啊,過不了幾天,他就會到長安給您磕頭認罪!”
李世民哈哈大笑,接過竹筒,撕開封印。長孫氏此時也顧不得節約,令宮人點燃所有燭臺,外殿頓時燈火明亮。
如史書記載: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驍騎從馬邑出發,進屯惡陽嶺,乘夜襲佔襄城。頡利可汗未料到唐軍突至,認為“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忙將牙帳撤至磧口。李靖探知其“一日數驚”,密令細作離間其部眾,頡利心腹大將康蘇密前來投降。李靖迅即進擊定襄,在夜幕掩護下,一舉攻入
《重生之大唐最強駙馬txt小說下載》 第五十章 捷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