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七十六章 徐惠進京 (第1/2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宣旨宮人的婉言催促下,兩日後,徐孝德僅僅帶了一些隨身的、貴重的物品,攜帶妻兒前往京城。其實,若只是宣他進京,根本就不必專程派宮人前來,李世民主要是讓人透過一路的觀察,瞧瞧徐惠的待人接物如何,是否真如外面所傳言的那般五個月能言,四歲熟讀《論語》。別小瞧了這位李內侍,他可是長期在御書房伺候的,也是飽讀詩書,更因耳濡目染,比普通士子還多幾分見識。若是其他,李世民也不會派他前來。

李內侍騎著馬,落後徐孝德半步,笑盈盈地道:“某一到果州,便聽說徐刺史有位五個月即能言會道的千金,這真是讓人稱奇啊!旁人家的孩子,才剛剛識得爹孃也呢。”

徐孝德得意地撫著短鬚道:“某家這女兒的確有些不凡,剛五個月時突然開口喚爹孃,還嚇了某一大跳,以為是聽錯了,不料她又連續喊了幾聲,這才醒悟過來。接著,更是整句話地說,到六個月時已經和與吾等對話,比那兩歲的孩子還要口齒伶俐。”

李內侍驚問道:“那麼,外面傳言說小娘子四歲便熟讀《論語》、《毛詩》等也是真的麼?”

徐孝德點點頭,頗為欣慰,又覺可惜,是個女兒家,否則長大或能成為一方名士。不過,長子齊聃之聰慧不遜於女兒,這讓他很是得意。

李內侍隨之又問起其子,徐孝德一一作答,道,長子齊聃雖三歲(虛歲),但已由自己親自啟蒙,並提到崔瑾所書的《三字經》,極為推崇。並說,長子已經能識能寫《三字經》所有字,《尚書》仍在教授,能背誦小部分。

雖然這與崔小郎君無比相比,但已足以讓人驚歎了。李內侍如今更是佩服崔瑾,心道,崔小郎君不愧為神仙轉世啊,連從未蒙面的果州刺史家的情況都算得如此準確!

從果州到長安,如果是後世,飛機最多一個小時,就算騎腳踏車也只要一天零十個小時。但是在如今這道路不平整,交通不發達的大唐,翻山越嶺過河過橋,又是攜帶家眷私房,即便有李內侍在,一路不斷地換馬換車,保持行進速度,也用了足足十日才到達長安。其實,李內侍並沒如此著急,而是徐孝德急於面聖,想弄清楚聖上到底是如何想的,弄清楚崔小郎君又是如此推薦自己的。

透過這幾日的瞭解,又親眼觀察,李內侍對這家子的情況也是心裡有數。所以讓徐孝德先安置好家小,待聖上傳話。回到宮裡,李內侍趕緊去回稟。

李世民對李承乾笑道:“小十三郎的占卜術是青出於藍,比他師傅師叔更勝幾籌。若真如此,以後也不必憂心尋有才有德之人了,直接讓他掐指一算便成。”他想到李承乾提到的蘇亶未來的兩個堪為能臣的兒子,不要感嘆自家長子的幸運。怎麼自家就沒這份運氣了,若是當年能得崔瑾這樣的能人幫助,那得少多少困擾啊!他不由嫉妒地瞧了長子一眼,撇撇嘴。

李承乾以前還以為是阿耶對自己不滿,後來猜出了他的意思,便不以為然了。這是自己的運氣,誰也奪不走。

李世民最看不慣長子這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除了關係到崔瑾的事兒,其餘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冷靜,簡直比自己還沉得住氣。他突然涼涼地道:“既然小十三郎如此神算,那就再讓他算算大唐還有哪些為被人所知的能人才子,以免珠沉滄海,也免大材小用。”

果然,李承乾一聽,忙正色道:“這可不成,不說不能隨意洩露天機,即便真的算出,若未經磨礪提前用之,無異於拔苗助長。表弟有言,這蘇氏和徐家子,只可旁觀,善加引導,切不可隨意干涉,否則或將適得其反。”

見長子急了,李世民卻很是高興。嘿嘿,所以嘛,是人都有弱點。揮揮手,大方地道:“既是如此,那就不再提了。傳朕口諭,著果州刺史徐孝德兩日後巳時四刻覲見。”

徐孝德十五歲出仕隋朝,為隋謁者臺奉信員外郎。貞觀元年開始,徐孝德正式出仕唐朝,歷任**品小官,因頗有才幹,晉升為太子府右衛長史,後再授將作監丞,後被擢升為禮部員外郎,隨後外遷果州刺史,所以在京城有所小宅子,倒不用投靠親戚,只需重新添置些物什罷了。歷史上,他是在徐惠進宮得寵後才升遷為禮部員外郎的。

第二日,徐孝德留夫人在家中收拾宅子,帶著兒子徐齊聃便親往宣陽坊崔府遞帖子。若是能見,那是最好,若是未能見到,也表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崔瑾拿著那份拜帖有些奇怪,這位刺史怎麼指名道姓要見自己啊。隨即一想,必是有人側面提到了自己,便讓徐孝德以為是自己推薦了他。呵呵,這的確是場誤會,不過是給李承乾選妃

《重生之大唐最強駙馬txt小說下載》 第一百七十六章 徐惠進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