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冬季的規劃(五) (第1/3頁)
我只想鏟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400多隻鹿的數量並不算多,但鹿體型嬌小,可供食用的肉量有限,本身也不是熊部落獲取肉食的主要途徑,只不過作為調節和補充——畢竟熊部落養殖的家禽家畜數量也不少。部落養殖鹿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祭祀時宰殺,偶爾也會利用它們的皮毛——鹿皮製成的衣物,相較於其他獸皮,質地更為柔軟舒適,還有就是熊姜那邊對鹿血比較感興趣。
當然,熊洪也大概瞭解鹿身體其他部位的作用,比如鹿肉、鹿骨、鹿皮都有滋補的作用,而鹿茸更是傳統中藥中滋補的代表。
“至於牛、驢子和馬匹,它們對部落的幫助巨大,幫我們省下來很多人力,”熊巫接過話題繼續說道,“據熊槐他們傳回的訊息,從今年春季開始直至初雪降臨,我們部落共有30多匹馬、65頭驢子和44頭牛出生。加上族長您從白河部落帶回的牲口,我們部落的牲畜數量可以說規模很大了。”
“牛和驢子的數量應該已經過千了吧?”熊洪面帶微笑地詢問,就像是在考試中獲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再次確認一下,“畢竟我們已經捕獲了這麼多,再加上新生的小崽子們,數量應該足夠了。”
“的確如此,除了馬匹之外,牛和驢子的數量都超過了千頭。”熊巫點頭回應,“不過,真正能用的還不到三成,但熊槐他們一直在努力馴化。”
與後世經過數千年馴養、繁殖的牲畜不同,熊部落目前捕獲的牛馬野性難馴,尤其是雄性牲畜更難以馴服。然而,熊部落自有其馴化之法,除了用食物引誘一些性格相對溫順、能夠配合耕地、運輸的成年牲口外,最主要的還是從幼崽時期開始馴化。這個過程很是漫長,而且見效也比較慢,甚至要經過兩三代牲口的持續馴化,不過對於現在部落簡單的利用來說,如今的馴化速度也勉強夠用,按照這樣的馴化速度,在不久的將來,部落就能擁有更穩定的家畜來源。
“進展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很多都是成年的牲口,”熊洪滿意地表示,“今年年初我們只有100多頭耕牛,按照這個速度,等到冬季過去,明年開春時,我們能有300到400頭耕牛參與農田的開墾。”
熊洪對這個速度還是感到很驚喜的,因為如果採用一牛一犁的耕種方式,明年春天將有400個鐵犁參與犁地,按照每個犁每天犁地3畝計算,一天就能犁地1000多畝。
驢子的用途比牛更為廣泛,而且也是熊部落最早馴化的大型畜力,雖然它負重比不上牛馬,不過勝在靈活,特別是在礦山中運送礦石,在崎嶇的山路上,它的靈活性遠超牛,而且在短途的物資運輸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
經過兩天的會議,從人口、種植、建設、牲畜養殖等方面入手,熊洪終於弄清楚了部落近期發生的變化。
儘管手上的任務繁多,看似紛繁複雜,但有了眾多族人的協助,只要將工作安排給具體的負責人,熊洪就不必親自操心執行細節,也不必事事親力親為。
整個冬天需要完成的主要有幾項工作:
首先是人員管理。無論是淩河附近的部落還是白河流域的新族人,他們對熊部落的認同感都很高,但之前缺乏規範性的部落規定,讓他們感到迷茫,沒有明確的目標;
其次是規劃明年農業種植和畜牧業養殖的進一步發展。借鑑後世的種植經驗,部落最好有一種主糧、一種輔糧以及一些蔬菜、肉食。根據今年的種植成果,粟米無疑是需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的主糧,而今年收集到的幾百斤黍種子,明年也要種植下去,方便後續繼續擴大種植面積;而油菜、黃豆、豌豆等“經濟”作物,無論是作為蔬菜還是主食,或者作為恢復土地肥力的作物,也都需要擴大種植。
至於養殖方面,家禽家畜眾多,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意飼養,需要優選種苗和更高效的人工養殖,這需要大量的穀物和草料投入。並且不斷從野外捕捉到的牲畜,也可以作為部落的一種補充。
第三項工作是對部落現有的各種工坊和原料產地進行擴充。例如鐵礦石和煤炭,自熊洪成為族長以來,這兩樣資源一直穩定地為部落提供工具和燃料。可以說,部落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煤和鐵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工具。當然,木材、麻、陶土、石灰、鹽礦等原材料開發的投入也需要增加,與這些原材料相關的產業更是如此。
第四項工作是道路建設。目前熊部落各居住點的道路暢通無阻,這得益於過去一年多各部落的持續維護;明年主要將在黑齒營地到牛馬谷、水部落營地到白骨洞這兩條路上下功夫,尤其是後者,它不僅關係到熊部落
《史前部落生存遊戲》 第188章 冬季的規劃(五)(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