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5部分 (第1/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猶還不死心,問夏晚要不就去見一回郭嘉,至少看看他的心思如何。

夏晚當時說:“娘,患難見真情,甜瓜只知道自己的爹是郭興,我也是郭興的妻子,這些話你就勿要再說了。”

郭嘉連她身上長了幾顆痣都受不了,將她棄了就走的,郭興卻實打實陪伴了她七年。

一個婦人和兩個非親人的男子生活在一處,慢說別人,就是吳梅都整日在追查,看夏晚究竟從何而來。

她是郭嘉兄弟的姨母,再兼還是幫晉王李燕貞找到女兒的大恩人,三五日的上門,就是想趕走夏晚,不得已,當時郭興只得稱夏晚是自己的妻子,吳梅見夏晚滿身滿臉的血痂,又還懷著身孕,這才不鬧了。

那樣成的夫妻,這時候聽說郭嘉衣錦還鄉了,就棄郭興而去從郭嘉,那等忘恩負義的事,夏晚可做不出來。

越罵孫喜荷就越氣,再看郭嘉一臉晦澀,不說跪下悔過,臉上連一丁點的悲慼都沒有,這才覺得夏晚的主意是對的,他這種人,不說良心,怕連心都不曾生著。

孫喜荷心說,這種人就不該給他留後,活該替陳雁西養便宜兒子去。她道:“你滾,滾的遠遠兒的,永遠都不要踏足這個家門。”

在迴廊上矗了片刻,郭嘉問兩個弟弟:“你們回不回水鄉鎮。”

郭旺和郭興對視一眼,皆是搖頭。

郭嘉回眸掃了眼院子,信步下了迴廊,經過郭旺身邊時,他道:“照顧好那婦人,我代你大嫂謝謝你。”

郭旺輕捏了捏拳頭,往側避了避,道:“我會的。”

袍帶當風,郭嘉頭也不回,轉身便走。

皋蘭書院的大門上滿是擠著送孩子入學的家長。

李燕貞在關西的幾年,強制要求夷族孩子也必須上學,而甘州又是個民風開化的地方,所以包著頭巾的夷族婦人們擠了個滿滿當當,反而漢家婦人們少些。

頭一日入學堂,山長陳賢旺就站在書院大門上親自相迎。三道大門齊開,像甜瓜這樣初入學的學生們,得拿著交過束侑從帳房處換得的憑據,到夫子門下報道,才算正式入學。

夏晚帶著甜瓜一起交了束侑,再換得憑證,這才進了講堂。

她從未上過學堂,頭一回送孩子出門的家長心思,都希望孩子的同學們能夠個個可親,一目望過去,講堂裡的孩子們瞧著都比甜瓜年長,當然也不比母親幫忙整理書桌,夏晚見有一個同住六道巷的,叫孫旭的孩子就在第二排的蒲團上坐著,遠遠招了招手,孫旭立刻站了起來,一溜煙兒跑了過來,也是一臉的欣喜:“小甜瓜,你竟也考進來了?”

夏晚記得這孫旭是個愛讀書的,如今紙價貴,書價更貴,這孩子家貧買不起書,所以經常在她的書齋裡蹭書看。她趁著甜瓜自己整理書桌,拉過孫旭,悄聲道:“孫旭,你幫我照看著些甜瓜,往後伯孃那兒的書隨你看,好不好?”

孫旭今年都十二了,不期才六歲的小甜瓜要和自己一起讀書,大哥哥一般拍起了胸脯:“伯孃,您就放心吧,甜瓜就交給我了。”

一班總共二十個孩子,顯然是都到齊了,二十張書桌前皆是坐的滿滿當當。夏晚掃了一眼沒有陳寶,顯然吳梅沒有把他送進來,沒有陳寶那個小胖子跟甜瓜一班讀書,她居然大鬆了一口氣。

可就在她安頓好了甜瓜,臨出書院的門時,路過山長的書房北上廳,便見陳雁翎牽著陳寶,吳梅帶著兩個下人,兩個下人肩上皆是褡褳,瞧褡褳被勒出的痕跡就可以看得出來,裡面皆是銀錁子。顯然,吳梅為了能把陳寶送進皋蘭書院,揹著兩褡褳的銀子來交束侑了。

山正陳賢旺不肯收陳寶,也不想得罪吳梅,索性就躲了。

吳梅轉來轉去找不到山正,於滿書院轉著,居然叫她逮到了監院吳傳智。

這吳傳智和吳梅是本家,叫她逮到,不好折她的臉,只能耐心的勸:“吳夫人,吳某敬您是位老人,但咱們書院每個孩子一個月三兩銀子的束侑,這是定律,取學生也是憑才智性德,不是比誰家的銀子多,您快請回吧。”

吳梅拉過陳寶,指著孫子胖乎乎的臉蛋兒道:“這是咱們晉王的外孫子,當初可是晉王一力擊退的北齊人,否則也沒有你們書院,晉王眼看就要到金城,也要見大孫子,您要不收孩子,我便上晉王那兒哭去。”

每年為了想走後門進書院的孩子不勝列舉,但確實還沒有一個能有陳寶來路這般硬的,監院吳傳智不比山正陳賢旺骨子硬,到底敬重李燕貞,也不好不取他的外孫子,閉了閉眼,揮了揮手道:“

《瓜田》 第3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