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三楊出場,賢才集聚 (第1/4頁)
使用者3072466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宏偉壯麗的紫禁城文華殿中,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一道道明亮的光線,將殿內照得通亮。朱棣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正坐在寬大的書桌後,專注地篩選著科舉考試入圍的名單。朱高熾恭敬地站在一旁,不時探身看向名單,神態中帶著幾分謹慎與專注。
朱棣的手指在名單上緩緩滑動,忽然,他的動作停住,目光緊緊鎖定在 “楊榮”“楊士奇”“楊溥” 這三個名字上。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彷彿看到了稀世珍寶一般,臉上浮現出一抹難以抑制的驚喜笑容。
朱棣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著興奮與篤定,對朱高熾說道:“高熾,你瞧瞧這三個名字,楊榮、楊士奇、楊溥,這三人可是有著非凡的才華。” 朱高熾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趕忙湊近名單,仔細端詳著這三個名字,隨後一臉茫然地看向朱棣:“父皇,這三人難道有什麼特別之處?兒臣倒是未曾聽聞過。”
朱棣輕輕靠在椅背上,眼神中滿是自信與期許,抬手輕輕撫摸著下巴,說道:“聽聞他個個都有經天緯地之才,有他們相助,我大明必將更加昌盛繁榮,日後定能為我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就在這時,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傳來,徐妙雲邁著優雅的步伐緩緩走進文華殿。她身著華麗的鳳袍,頭戴珠翠鳳冠,儀態萬千,舉手投足間盡顯高貴氣質。她輕輕走到朱棣身旁,微微俯身,目光落在名單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婉的笑容:“陛下,這三人的才華臣妾也有所耳聞。既然如此,定要好好考察一番,不可埋沒了人才。”
朱棣笑著點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伸手輕輕握住徐妙雲的手,說道:“皇后所言極是。傳朕旨意,宣劉伯溫進宮,朕要與他商議,親自考較這三人。”
不多時,劉伯溫在太監的引領下緩緩步入文華殿。雖已年逾古稀,但他精神矍鑠,步伐穩健。他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頭戴烏紗帽,面容清瘦,眼神卻依舊犀利深邃。
朱棣趕忙起身相迎,快步走到劉伯溫面前,伸手攙扶著劉伯溫,臉上滿是敬重之色:“老師,許久未見,您身子骨可好?” 劉伯溫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溫和的光芒,拱手行禮道:“多謝陛下掛念,老臣身體尚可。聽聞陛下要考較此次科舉的幾位才俊?”
朱棣笑著點頭,一邊扶著劉伯溫走向座椅,一邊說道:“正是此事。老師請坐。” 待劉伯溫入座後,朱棣指著名單上的三人,神情鄭重地說道:“老師,就是這楊榮、楊士奇、楊溥。老師博古通今,見識非凡,還望您能一同出謀劃策,為我大明選拔真正的棟樑之才。”
劉伯溫眯起眼睛,目光落在名單上,仔細端詳著這三個名字,片刻後,緩緩抬起頭,撫著鬍鬚,神色平靜地說道:“陛下既有此意,老臣自當效犬馬之勞。只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考較?”
朱棣微微皺眉,沉思片刻,目光堅定地看著劉伯溫,說道:“朕打算以治國理政、民生社稷為題,考考他們的見解與才略。看看他們是否真有安邦定國的本事。”
徐妙雲在一旁輕輕點頭,眼神中透著睿智,補充道:“不僅要考學識,還要觀察他們的應變能力與品德修養。一個人的品德才是為官之本,若有才無德,終究難以為國為民效力。”
朱高熾也連忙附和,一臉認真地說道:“父皇、母后所言甚是,兒臣也覺得品德才學缺一不可。唯有德才兼備之人,才能肩負起大明的未來。”
劉伯溫撫著鬍鬚,露出讚許的神色,微微點頭道:“陛下、皇后思慮周全。如此考較,方能選出德才兼備之人,為我大明所用。”
朱棣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神色威嚴而又充滿豪情:“好!就這麼辦。傳朕旨意,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日後進宮,朕要親自見一見這三位賢才。”
在宏偉的乾清宮中,宮殿巍峨莊嚴,硃紅色的宮牆和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巨大的殿門敞開著,陽光直直地投射進來,照亮了金磚鋪就的地面。
朱棣身著明黃色的龍袍,端坐在高大的龍椅之上。龍袍上繡著的五爪金龍在光線中彷彿隨時都會騰空而起,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動,發出細碎聲響。他目光深邃而銳利,帶著上位者的威嚴,靜靜地等待著。
朱高熾恭敬地站在朱棣的左下首位置,神態謙和,微微低頭,雙手交疊在身前。劉伯溫則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雖已年逾古稀,頭髮和鬍鬚都已花白,但精神矍鑠,眼神中透著智慧與沉穩。
太監的聲音在宮殿中迴盪:“宣楊榮、楊士奇、楊溥覲見!”
片刻後
《燕王和女兒》 第12章 三楊出場,賢才集聚(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