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要想長得好,伙食少不了 (第1/2頁)
荒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御膳房在哪兒!” 我堂堂大明弘治天子嫡次子,這大病初癒呢,沒到飯點就不能去食堂乾飯了?!這才幾歲呢,現在不吃好萬一以後長不高了咋整! 老太監錢安倒是不敢多話,殿下身體一天天好起來了,但現在看到御醫就害怕,一害怕就拿他當沙包,作為大明朝現在僅有的兩位皇子之一,萬一急了砍了你都沒地方哭去。 陛下倒是個好人,不會因為這些小事就把你打死,可小殿下他會犯病啊! 來不及傳膳了,趕緊領著朱厚煒往御膳房去了。 御膳房的掌勺太監這是正在準備午膳呢,見小殿下過來也是慌了神,御膳房哪來過這種身份的人啊,撐死也就是掌印太監會偶爾來視察一下了,哪怕是掌印太監來那也是難得一見啊。 “起來,起來。留兩個人給我打下手,其他人做自己的事去吧。”朱厚煒揮了揮手道。 “殿下,這庖廚這些上不了檯面的事還是交給奴才們吧,你千金之體...”掌勺太監一聽打了一哆嗦,又跪了下來哆哆嗦嗦的說到。 “一邊去,我自己來。錢安過來給我打下手!”說著朝原料走去,朱厚煒雖然年齡小,畢竟是天潢貴胄,這一瞪眼小小的身體莫名有了些氣勢,錢安朝掌勺太監揮了揮手讓他退下,在後面默默的跟著朱厚煒。 看著這些瓜果蔬菜和肉食,朱厚煒默默流淚,該死的光祿寺!多完美的食物啊,怎麼能給他們做的那麼難吃啊! 從洪武年間設定光祿寺開始,光祿寺就承擔一項重要的職能:負責辦理皇帝的一日三餐。 只不過,光祿寺辦理御膳,主要負責籌劃菜品和烹飪方式,相當於負總責,具體到製作御膳則不是由文官系統的光祿寺來完成,而是由尚膳監負責烹煮等細務。除皇帝外,光祿寺還負責皇室的其他成員如皇太后、皇后、東宮太子以及文武百官的飯食,也是由光祿寺籌辦,之後再交給尚膳監的庖廚烹煮。 按理說負責了廟堂最頂端一群人的部門,做飯肯定不能難吃吧,可這神坑的部門在創立之初老朱定下的宗旨就是:做飯能吃就行。 主要是當年的明太祖起始於微末,那是真正餓過肚子討過飯的存在,乞丐和尚都做過了,本人當了皇帝后比較體恤民情對吃的沒啥追求也可以理解。 後面的永樂、仁宣三朝三十多年來可謂是打出了大明的鼎盛,對於這些猛男來說,有那閒錢改善伙食不如想想怎麼打敗韃子用作軍費呢,至於正統...成年了就出去留學了哪還在乎自家飯好不好吃呢。 而弘治皇帝本人又是個勤政愛民的皇帝,對吃食也沒太大追求。 太祖朱元璋又創立了戶籍政策,光祿寺裡全都是繼承製的,或許早年間的廚子做飯還可以,但一代代傳下來,百五十年過去了,這沒人競爭的鐵飯碗,除非是真的熱愛做飯,不然肯定是擺爛的擺爛,大家敷衍著弄弄拉倒。 反正弘治皇帝本人崇尚節儉對食物沒什麼追求,大臣嘛... 你愛吃不吃,反正咱是鐵飯碗,誰理你吃的開不開心合不合胃口。 朱厚煒休養的這一個多月,要不是張皇后心疼自己孩子,經常自己煮些臘肉粥來給他吃,看著光祿寺做的飯菜,朱厚煒都想把那個光祿卿拿塊豆腐撞死他,把糧食做得那麼難吃對得起糧食嗎? 每每想到這,朱厚煒都恨不得對老天豎起他的中指。 賊老天!敲蕾嘛!我那大把撒辣椒麵擼串喝啤酒吃蛤的日子.... 別了!我親愛的BBQ,我的辣椒醬、我的青島、雪花、大烏蘇.... 別了!我的王者、原神、吃雞... 別了!我辦公桌左手邊架子上第三層從左數第四本書第九十六頁挖空藏著存著的趙扒皮醜照的隨身碟... 還沒開始挑選食材,朱厚煒已經淚流滿面。勞資號裡剛充的一大筆點券還沒來得及花啊... ... “去,給我弄幾斤羊肉、豬肉來!再拿一隻雞!”對於吃貨來說,痛苦過去便過去了,不能餓著自己,人是鐵飯是鋼嘛。朱厚煒吧唧吧唧嘴:“再給我去把香料弄來!八角、香葉、桂皮... ...” 什麼?你說明朝皇帝對豬不是有忌諱嗎? 其實明朝前期對這個是沒什麼忌諱的,雖然為了避免這麼直接到叫法會稱作豚,不過也沒嚴格到不讓人吃,畢竟老百姓也吃不起更貴的羊肉,豬肉都不讓吃會鬧出民憤的。 直到我們的威武大將軍上位繼承大統後才有了忌諱,具體為什麼朱厚煒也不知道。 至於皇宮為什麼有豬肉?因為朱厚煒饞啊,因為真的香啊!可能所謂的達官貴族嫌棄豬肉低賤又有股子騷味,但習慣了現代大塊肥肉的朱厚煒來說,當初偶爾吃過的野豬肉那口感那嚼勁可不是一般的肉可以比較的。 而且中國本土的黑豬豬已經滅絕好久了,朱厚煒上輩子老聽老人說本土豬豬多香多好,那味道真的是吃了一塊想兩塊,吃了兩塊想三塊... ...吃早就饞的流口水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攝政大明章節目錄》 第2章 要想長得好,伙食少不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