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8章 宴客開封府 (第1/5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剛矇矇亮,蔣敬便起身招呼眾人。眾人聞聲而動,開始收拾早已備好的早餐。他們的動作驚得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為這些早起的人們送行。吃完早餐,一行人便開始出發。離開了潭州,他們便再無顧忌,走走停停,也遊山玩水,也嚐嚐地方特產。他們走過了青山綠水,看過了日出日落,品嚐了世間美味。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的心情舒暢,彷彿忘記了一切煩惱。在這一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有趣的人。有些人是旅行者,有些人是當地的居民。他們和這些人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善意,這讓旅行變得更加有意義。

在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的汨羅江畔,懷念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高潔志向;在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的岳陽樓感悟“憂樂精神”;在駐馬店,聽當地人講述“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身為節度使的李愬奉命討伐叛將吳元濟,唐政府用了三年時間,耗費大量軍費未能奏效,故李愬討伐時決定奇襲。一個風雪交加之夜,李愬兵臨蔡州城下之時,命士兵驚擾近郊一個鵝鴨池以掩蓋軍隊行走響聲,出其不意地順利攻下被叛軍割據52年之久的蔡州城,活捉了叛將吳元濟,也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突襲成功的典型戰例。這是我們行伍出身者到一個地方最愛打聽的史實;在許昌,拜謁了曹丞相府,瞻仰這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的塑像,對魏武帝其人,陳壽最有發言權,他評曰:“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最後一站是鄭州,在這裡,見到了“黃帝故里”。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創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有熊,不是地名,也不是國名,而是指黃帝所在地的部落名。大約公元前4856前,河南省新鄭的軒轅丘有個“龍圖騰”的部落,叫“有熊”,於是,後人把有熊部落住地稱為“有熊”。漢代在軒轅丘前建有軒轅故里祠。自漢代建軒轅故里祠以來,歷代有毀有修,但均為當年故址。黃帝故里歷經了千年風雨滄桑,見證了歷代王朝沉浮。黃帝乃炎黃子孫之先祖,故蔣敬、燕青、黃鉞、李師師及替、天、行、道四人等均焚香祭拜,追念先祖。

漸漸地,赴京之旅接近了尾聲。蔣敬等一行七人回到了美麗的開封,這裡,風景如畫,讓人流連忘返。於是,燕青提議,時間尚早,想遊一遊天波楊府,為什麼要遊此處,因為楊家是忠臣良將、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府邸,位於開封城內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傳說因楊家世代忠良,忠心報國,宋太宗賜金五百萬敕建“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一座,並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下旨滿朝官員凡經天波府門前,文官落轎、武官下馬。從楊家一代英雄楊袞開始,到宋哲宗時,已傳至八代英雄楊金豹。第七代楊士瀚戰死疆場,妻陸雲娘和兒子楊金豹也失蹤多年,只有其女楊綵鳳還在府中。時逢佘太君一百五十歲大壽,皇子趙佶到天波府賀壽,於後花園調戲楊綵鳳,被王蘭英打跑。趙佶惡人先告狀,皇上要殺王蘭英,後經家將楊開勝保護、餘太君上朝請求,才赦免了王蘭英。餘太君因此辭朝不仕,全家迴歸故土西寧。如今,宋徽宗登基,楊家已傳到九代英雄楊滿堂,餘太君已經駕鶴西去,而天波楊府也無人去住,但楊家英名在世,誰也不敢侵佔。天波楊府如今成為官民在門外瞻仰忠臣良將的景點。

游完天波楊府,燕青遊興愈濃,還要遊大相國寺,誰也不好說什麼。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遊便遊吧,誰還想影響人家遊興?說不定是李師師想要遊呢。於是,再遊大相國寺。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府西,原名建國寺,相傳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正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地方。北齊文宣帝天寶六年(555年)始建立寺院;唐初,為歙州司馬鄭景住宅。長安元年(701年)慧雲和尚募銀建寺。唐延和元年(712年)七月,唐睿宗李旦為了紀念他由相王即位當皇帝,詔改建國寺為大相國寺,出內帑擴建之,並於八月以上皇名義御書“大相國寺”寺名,作為他舊封相國即皇帝位的紀念。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五月,又遭火災,後又重建。至道元年(995年)開始大規模擴建,鹹平四年(1001年)完工。至宋神宗時,寺院佔地達540畝,分455區,轄64禪律院,以慧杯、智海為東西兩大禪院。宋人宋白讚歎雲:“金碧輝煌,雲霞夫容”;“千乘

《梁山永不止步》 第88章 宴客開封府(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