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章 籌備明日午宴 (第1/2頁)

黃河黃不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在同一時間,任輕歡正在東宮籌備明天的午宴。

在東宮給莫家人設宴接風洗塵,是聖上親口御準的。太子早早便交代了由她去操持,只道是尋常家宴,太子妃一切從簡便可,無需鋪張浪費。

事情當然沒有那麼易辦。殿下不想鋪張,是怕落人口實,怕別人說太子偏寵外戚、結黨營私。

但莫馬行畢竟是太子的外祖父,東宮勢位得固與莫家的支援有著莫大關係。且老人家鎮守邊關重地多年,難得能回京一趟,這又是任輕歡首次以太子妃的身份款待,說是認親宴也不為過。於情於理,這洗座宴也得辦得好看。

辦洗座宴所耗的人力物力極多,東宮領著聖旨設宴,貴和宮自然不敢明著多加阻撓,但自從發現了任輕歡的陽奉陰違後,姨母對她也多了幾分防範。

掌宮的皇貴妃只要讓各宮管事放慢手腳,處處拿足了規矩辦事,便夠任輕歡頭疼的。

姨母是想著她在宮中根基不深,沒有操辦宴席的經驗,藉此給她點苦頭吃,小小懲戒她的不聽話。

任輕歡知道這確實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宴席若辦得有聲有色,那是應該的。太子妃如果連這點本事也沒有,憑什麼掌管東宮?之後又如何扶助太子,作後宮之表率?但宴席若有半點不完美之處,不管是多小的小事,也是在外臣面前丟了東宮的臉面,叫太子顏面無光。

太子向來做事極有分寸,他敢把洗座宴交給任輕歡去操辦,一來是對她的能力尚算有信心,二來是因為他很清楚東宮尚有個可用之人——李嬤嬤李荷。

李嬤嬤是靜德娘娘留下的舊人,在宮中多年,什麼樣的宴席沒經歷過?再加上這次款待的莫家人是她的舊主,不用太子特意吩咐,她也必會全力協助任輕歡,做到賓主盡歡的。

但是,出乎李嬤嬤意料之外的是任輕歡的表現。各道菜式的先來後上,該配搭什麼酒水、調味料和碗碟用具,她竟如數家珍,打點得清清楚楚,完全不像個新婦。

在琢磨酒選單子時也一樣,莫家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忌口,她都一一打聽仔細了,再來敲定菜式。不會只一味的迎合殿下、老將軍和老夫人的口味,而忽略了其他人。

在籌備洗座宴的過程中,李嬤嬤漸漸看出了任輕歡的手腕跟能耐,年輕卻不失穩重,心思細膩又不會獨斷專行。

李嬤嬤甚至覺得,任輕歡若要像程貴妃那般獨攬掌宮之權,把東宮事務一手抓了,也不是辦不到。

但任輕歡嫁入東宮這麼多個月了,依然沒有半點要插手東宮事務的意思,還是隻顧著天天下廚做飯,討殿下歡心。放任她這個老嬤嬤管著東宮上上下下、大大小小所有事情 。

若說李嬤嬤不好奇任氏有什麼打算,那是不可能的。在宮中,能多掙幾分權勢,就能多幾分順遂。

想逍遙度日,不問世事的人,從一開始就不該入宮。難道任氏以為嫁入東宮就似尋常女子嫁作人婦那般簡單嗎?任道遠的女兒,不可能那麼單純無知吧?

李嬤嬤猜不透任輕歡在想什麼,但她確實情願這太子妃繼續遊手好閒,虛度光陰。只要她一直不管事,不試圖在東宮中建立自己的勢力,日後剛玉姑娘入住東宮時,就能更順利的接管大權。

她聽說老將軍和老夫人這次回京,帶在身邊的還有年方十五的小小姐莫剛玉。本來,剛玉姑娘大可隨父母留在邊疆過年,無需這樣長途跋涉的,在嚴冬中趕回京師。老將軍和老夫人既然決定把姑娘帶回來了,自然是為了把握這三年一次的回京述職機會,把她送到殿下身邊。

如今,一切就要撥亂反正了。

在宮中,權與寵是分不開的,太子妃的位置雖被佔去了,但剛玉姑娘只要得到殿下的寵愛,就算沒有正妃的頭銜也一樣能手握正妃的權杖。

日後殿下登基了,誰能成為中宮的女主人,還說不定呢?

李嬤嬤立在東宮側殿的桌子旁,瞧著任輕歡把小廚房送上來的菜式一一試味,作最後的點評。

「這道百合腰果肉丁雖然香口,但肉丁太多,百合腰果太少,記得提醒御廚留意食材的份量。」任輕歡輕聲交代採風。她喝了口清茶沖淡嘴裡的鹹味,再舉筷把桌子中央的清蒸海魚夾開,檢查魚肉的鮮度:「這魚蒸得不錯,中間還有一點紅,魚肉嫩滑,明天保持這個水準就可以了。」

如今剛玉姑娘回京之事已在宮中傳開,不知有多少人睜大了眼睛等著看東宮這邊的事態發展。任輕歡自然也聽到了那些傳聞。就算她不想聽,也會有太多有心人,想盡辦法把話傳到她耳邊。

《東宮米羅是哪國的細作》 第40章 籌備明日午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