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0章 怪怪的感覺 (第1/2頁)

楚山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是個別人也就罷了,可是聯合參劉基的大臣可不在少數。

其中更是以督察院的名義上報奏摺,要知道督察院可曾經是劉基領導的部門,曾經的老部下也有不少都參與進來了。

這讓朱元璋不得不重視起來。

說到底,松江特區的實際主導人是他朱元璋,劉基不過是執行者,松江特區連續兩年為大明國庫提供支援,特別是去年,一個特區就幾乎頂了大明其他地區攏共的收入,這不僅讓大明國庫難得的扭虧為盈,也讓朱元璋臉上有光。

但是,現在說松江特區禮崩樂壞,藏汙納垢,實際上是在打他的臉。

奏摺很長,他剛看了開頭就已經被氣到了。

然而,這封彈劾劉基的奏摺並非無的放矢,空穴來風,而是事例詳實,有理有據,顯然是花了不小的功夫去收集整理而得。

奏摺上彈劾劉基的第一條,就是劉基為了發展紡織業不擇手段,在棉花短缺之際,要求各級官員乃至地方的地主鄉紳無論想什麼辦法用什麼手段都要搞到棉花,因為發展紡織業是國策,片刻緩不得。

於是,有官員為了逼百姓種棉花,不惜馬踏青苗。

更有甚者,在青浦區,有官員直接開閘放水,水淹農田,迫使百姓改種棉花。

許多百姓秋後沒有了收成,直接斷了炊。

劉基就都讓他們進廠織布,進廠織布就種不了地,不進廠就要餓死,所以他們只能夠選擇進廠織布,然後將地賣掉。

一來一回,松江府直接大半的百姓沒有了土地,淪為流民。

兼併土地。

第二條,因為劉基大肆鼓吹商業,弄得松江特區烏煙瘴氣。

都知道棉花能賺錢,地主們紛紛把原來租種他們土地的佃農趕走,轉種棉花,被趕出家園的佃農,則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民。

有地的農民被迫賣掉土地成了流民,沒地的佃農被趕出土地,同樣成了流民。

這就形成了大量的流民。

而這些流民為了生存下去,大部人進入了紡織廠紡紗織布,靠每月領工錢生存,而一部分的流民則是淪為三教九流。

所有人的眼裡都只剩下銀子,為了銀子,坑蒙拐騙,男娼女盜,什麼都有人幹,倫理綱常,都已經開始崩壞。

第三條,因為劉基把大量的農民變成了流民,所以幾乎所有人都進入了城鎮,農村幾近無人。

農村人口的流失,使得大量的荒地沒有人開墾,而已經開墾的土地則是種起了棉花,這般下去,相信不久的將來,大明將會出現了嚴重的糧食危機,今年不出現,明年不出現,後年,再後年必出現。

到時候,沒有了糧食,有再多銀子有什麼用?銀子能吃嗎?

而百姓們都成了流民,聚在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他們不反誰反?

“松江地區短期內看雖取得一定成績,賺取了一些銀子,但那無異於殺雞取卵,飲鴆止渴,若放任劉基欺上瞞下,鼓動商業,動搖農桑國本,必將釀成人禍,還望皇上明察!”

看罷奏摺,朱元璋眼中早已騰騰燃起怒火。

他當然知道,這篇奏摺當中涉及到了舊地主階級和新興的資產階級之間的權利爭鬥,但他也知道,奏摺裡提到的問題絕非空穴來風,而這些問題劉基並沒有跟他提過。

他完全信任朱辰,但並不代表他完全信任劉基,而且朱辰無可取代,但劉基不一樣,如果劉基真的膽敢欺上瞞下,中飽私囊,他絕不心慈手軟。

“來人,去把毛驤叫來!”

片刻之後,毛驤疾步前來。

“臣毛驤,見過皇上!”

朱元璋直接將手上的摺子丟給毛驤。

“毛驤,你去查一下,這上面說的是不是真的?!”

“是!”

毛驤應諾,隨後退出,隱入黑暗中……

……

“兒臣見過父皇!”

“臣徐達,見過皇上!”

看著眼前風塵僕僕的二人,朱元璋總算是展露笑容:“起來,快快起來!”

“你們二人好樣的,真是好樣的!咱得知你們回來,是樂得一宿沒閤眼啊,你們為我大明煉出鋼鐵,當屬曠世奇功一件,比北伐大捷還要厲害,還要讓咱高興,哈哈!”

朱元璋是發自內心的開心。

要知道,朱標和徐達用平爐鍊鋼法煉出鋼鐵的訊息,連朱辰都很驚訝,而且朱辰說了,能夠批次煉出鋼鐵,是走向工業革

《明朝朱元璋裝瘋賣傻》 第140章 怪怪的感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