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8章 華北新局面 (第1/2頁)

不吃紅薯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40年6月,炎熱的夏季席捲整個華北大地。

對於日軍而言,這一年原本應該是鞏固華北佔領區、穩定後方戰線的一年。

然而,事態的發展卻遠非他們預期的那般順利。

自去年年底以來,日軍在華北戰場推行了一系列新的作戰策略,

這些策略大多出自特種作戰專家山本一木的構想。

他提出要透過特種作戰、情報戰、心理戰和經濟戰,多管齊下瓦解八路軍的抵抗力量。

然而,經過半年的執行,戰果卻差強人意,甚至在某些地區,日軍的處境比之前更加惡劣。

山本一木原本設想,透過日軍特種部隊的秘密滲透,破壞八路軍的後方指揮系統,暗殺重要指揮官,從而讓八路軍的戰鬥體系陷入混亂。

但實際執行時,日軍卻發現,八路軍的警惕性遠超他們的想象。

早在特種作戰開始前,八路軍就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針對日軍滲透的反特工體系。

無論是縣、區級地方武裝,還是各個根據地的民兵組織,都經過嚴格的反間諜訓練。

許多日軍派出的間諜和特務,甚至在剛剛潛入村莊時,就被地方武裝和民兵發現,隨後被秘密處決。

而在一些關鍵地區,八路軍更是主動佈下反滲透陷阱,故意向外釋放假情報,引誘日軍的特種部隊前來執行破壞任務,隨後設伏將其圍殲。

在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甚至成功策反了一批日軍派出的偽軍間諜,將他們反向利用,向日軍提供誤導性情報,使日軍的滲透行動屢屢受挫。

而面對多田駿提出的“治安戰”本質上是一種高壓手段,試圖透過大規模清剿、屠村、扶植偽政權等方式,

讓華北農村徹底喪失對八路軍的支援。

然而,半年過去,日軍發現,儘管他們在一些地方製造了恐怖氣氛,但八路軍的活動仍舊未能被徹底遏制。

許多村莊表面上屈服於日軍,接受日偽政府的管理,但暗地裡依舊向八路軍提供糧食、情報,甚至隱藏傷員。

而那些被日軍報復屠殺的村莊,反而激起了更強烈的抵抗情緒。

說起多田駿,自從1939年中條山之戰的慘敗之後,多田駿便萌生了去意。

這場戰役不僅讓日軍付出了慘重代價,還徹底暴露了華北方面軍在戰略部署上的缺陷。

作為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他無法迴避失敗的責任,於是主動向大本營遞交了辭呈,希望能卸下這副沉重的擔子。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大本營並未如他所願批准辭職,反而毫不猶豫地駁回了他的請求。

表面上,這是因為大本營仍然對他抱有期待,希望他能夠繼續指揮華北戰場的作戰,

但實際上,大本營的高層已經習慣了華北方面的失利,對這片戰場的困境甚至顯得有些麻木。

與其重新物色一位新司令官,不如暫時讓多田駿繼續坐鎮,以維持局勢的穩定。

事實上,當大本營最初收到多田駿的辭職電報時,部分高層確實動了換人的念頭,

甚至開始討論他的繼任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當大本營的軍務參謀開始徵詢各大將領的意見時,情況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按照慣例,像華北方面軍司令官這樣的重要職位,通常會引發激烈的競爭,甚至可能出現明爭暗鬥。

但這一次,面對這個空缺,往日爭權奪勢的高階將領們竟然罕見地保持了一致意見——他們都認為自己目前的崗位更為重要,華北方面軍的指揮權,還是另擇他人更合適。

有人以“北面和南方戰局吃緊”為由推脫,有人強調自己在本土的職責更為關鍵,還有人乾脆模稜兩可地表示“目前尚無調動的必要”。

即便是那些曾在華北服役的將領,也紛紛迴避了這個問題,不願接手這個“爛攤子”。

大本營的高層一時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原本打算趁機調整華北方面軍的指揮權,但卻發現竟無人願意接手。

最終,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暫時作罷,轉而安撫多田駿,讓他繼續留任,以免造成指揮體系的混亂。

對於多田駿而言,這樣的決定無疑是一種變相的羞辱。

他原本希望能夠功成身退,回到東京遠離這場泥潭般的戰爭,

但現在,不僅無法脫身,反而被大本營有意無意地架在了華北戰局的前線,繼續為這場看不到勝利希望的戰爭苦苦掙

《抗戰開局一座空軍基地》 第178章 華北新局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