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組織 (第1/3頁)
快樂思嫻哥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午喝了點酒,下午就不能帶著滿嘴的酒氣出去,常冬青找了個雜貨鋪,買了包三炮臺,拿起桌子上的公用電話,撥通號碼。不一會那邊接通,傳來了一句日語:“你好,田川公館,你找誰?”
常冬青,立馬用日語回到:“田川先生晚上有時間嗎?今天我休息,好久沒有拜訪了。”
電話那邊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了過來:“原來是是常桑,有心了,正好,我也有事情要找你,晚上過來吧,有橫濱帶來的清酒。我們小酌手談一把。”
常冬青答應下,約好時間,掛上電話。給了老闆錢以後。叫了輛黃包車,半躺在車上閉目養神著,往家中走著。
快到拐彎口的時候,一個人影從前面的弄堂裡面跑了出來,差一點裝上了黃包車的車伕身上,那個車伕一個趔趄閃開,震動的時候差點將常冬青甩了下來。
車伕立馬停下來,連聲的陪著不是,一轉臉用魔都話罵道:“儂個,小赤佬,十三點,不想活了,瞎闖個什麼。簡直神之胡之的。”
中午喝了點酒,常冬青也沒有計較,看看沒有什麼事情。揮了揮手,吩咐車伕繼續趕路,無意間路過撞來的人。常冬青的記憶力非常的好,一瞥之間記住了此人的相貌。大約三十歲左右,穿著碼頭工人的衣服,孔武有力,臉色蠟黃,貌似生病的樣子。
回到家中,泡了杯茶,醒醒酒。春困秋乏夏打盹。難得休息。好好睡一覺。在春光中是美美的事情。
這一覺睡的很舒服,夜幕也暗了下來,常冬青洗漱完畢,換上了一件學生裝,顯得年輕不帶著一絲走向社會的濁氣。向著位於虹口的日租界走去,路過茶莊的時候,買了一些茶葉當伴手禮。
RB人在魔都最早的聚集區是位於虹口的日租界內,1870年(清同治九年),中日兩國建交,RB人開始來魔都經商、僑居,他們在魔都的聚居地是虹口。1873年(同治十二年),原RB公館(RB魔都出張所)改稱為RB駐魔都領事館,位於虹口閔行路3號。
北四川路向北越界修築後,大批RB僑民也在此集中居住,日商在此開設購買組合等不少店鋪及福民醫院(今第四醫院)、RB學校、內山書店。宣統二年(1910年),RB在虹口地區的僑民人數超過其他各國,位居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RB僑民在虹口占有優勢地位,虹口俗稱為“日租界“。RB開始參與租界管理工作。1916年,魔都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設立日捕股,11月20日,30名RB巡捕到位,接管虹口地區的公共治安事務。
來到江灣路320號,這是一棟二層的小樓。敲門,一個穿著和服的RB婦女開啟了門。很明顯認識常冬青,用日語問候以後,說田川先生書房等候,隨即帶著常冬青來到書房,這裡常冬青非常的熟悉,有一年的時間在這個屋子裡面,幫助田川先生打掃過衛生,修剪過園林。
這間書房,是典型的日式裝修,非常的雅緻,除了書以外,牆上掛著工筆畫的山水,擺放著幾件青銅器,顯示著主人不凡的修養和品味。榻榻米上擺著個桌子,精美的日式料理。桌上的瓷器溫酒器中在。一個身穿日式羽織男人,端坐在那裡。
這是個50多歲的老人,頭髮中帶著些灰白,氣質中帶著儒雅,有點偏瘦,眼神中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他就是常冬青的日語老師田川宸宮。
常冬青脫掉鞋子,端坐在田川宸宮的對面。他對這個老人非常的尊敬,拋去國家和立場的不同,這位老人真心是對他好的一位貴人。將手中的禮物遞上,恭敬的說道:“先生,這是最近的明前猴魁,您嚐嚐。”
“有心了,種花家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光一個喝茶文化,在RB國就可以引申為茶道。雍正帝最欣賞這太平猴魁。常桑,多謝。來嚐嚐日本的清酒,也是別有一翻風味”說完從溫酒器的酒壺拿起倒上了一杯
兩人碰杯,喝下田川說道:“你最近的表現我知道了,很欣慰。你做的很好。在我的學生中,你是讓我最滿意的也是最優秀的。”
“先生過獎了,感謝先生給我的指導。沒有先生就沒有我的今天,還請先生以後多多指教。”
“以後指教就難了,常桑,我要回國了。”
常冬青很驚訝的說道:“先生,您要回國。家裡有什麼事情嗎?”
田川宸宮笑笑,擺擺手說:“國內傳來訊息,平沼內閣的事情爆發以後,今上非常的不滿意,我的老朋友阿部信行,邀請我回國準備組建內閣。我非常不喜歡RB,發動的這場戰爭,種花家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只
《五重身份袁殊》 第440章 組織(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