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主政一方 (第1/2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人持續了大半個月的猜測並沒有落空,有著許乃釗的舉薦,再加上軍機大臣奕訢的有心推薦,終於是林哲當上了蘇松太兵備道。
不過朝廷對林哲的任命並不是說讓林哲直接擔任蘇松太兵備道,而是署理,現在的他是以三品銜署理蘇松太兵備道、兼署江海關道,督辦上海商貿區事宜。
但是和林哲預料的一樣,朝廷不可能讓他在浙江和江蘇兩省同時擔任太多的事務,所以朝廷直接把林哲的湖州厘捐局督辦的頭銜給去掉了。
但是不幸中的萬幸是,朝廷並沒有把他浙江省協辦團練事宜的頭銜給去掉,而是讓他依舊保留了團練大臣的名頭。
正所謂有得有失!
湖州厘捐局督辦這個頭銜的丟失,讓他頗有不爽,如今湖州厘捐局已經頗成規模,每月稅金已經可達八千兩上下,這批稅金可是完全用於充當餘勝軍軍費的。為了防止自己的督辦頭銜沒有了後,湖州厘捐局的稅金被浙江挪用。
林哲親自行文黃宗漢,說餘勝軍依舊駐防湖州,依舊需要湖州厘捐局的稅金充當軍費,並向黃宗漢舉薦了自己麾下的畢餘同擔任新任的湖州厘捐局督辦。
黃宗漢知道餘勝軍雖然大部分主力都到了上海那邊,但是依舊在湖州有千人駐防,而浙北的戰略安全依舊很大程度上依賴這一千多餘勝軍,所以並沒有把湖州厘捐局的稅金挪作他用的意思,給林哲回信說讓他務必擔憂湖州駐軍所費。
把那些恭賀的人都送走,林哲開始思索著自己該如何處理蘇松太事務,好歹現在也算是主政一方了,轄內民眾數百萬之巨,這各種事務不少。
要處理政務首先得有辦公地點,他可不想跑回上海縣城裡的蘇松太兵備道衙門辦公,所以打算著直接把蘇松太兵備道衙門遷到商貿區衙門裡合併辦公。
而其他事務林哲發現自己一時間不好下手,蘇松太各府縣雖然經過了小刀會一事,但是政府運轉並沒有受阻,而且如今各府縣的政務都有著陳年規矩,林哲也不好改變太多。
再者,蘇松太各府縣可是傳統的府縣,和商貿區不一樣,自己要是貿然改變行政機構,不可能和在商貿區裡一樣設立什麼巡警、財政之類的機構,要是這樣搞,一個是擅改官制的罪名就得被扣在頭上,到時候不死也得脫一層皮。
對於這些民政事務,林哲不好插手,也沒多大的興趣插手,反正他當上了這蘇松太兵備道就是撈錢,其他的暫時管不上。
但是要撈錢不容易,正稅都是有定額的,需要上繳戶部和巡撫衙門,兵備道衙門很難截留太多。
厘捐的話,目前江蘇省的厘捐乃是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的主要軍費來源,別說蘇松太地方想要插手,就算是許乃釗這個巡撫都沒多少話語權,他林哲要想強行插手,估計向榮和琦善估計會發飆的。
這樣一來,估計就只能靠苛捐雜稅了,至於這苛捐雜稅該怎麼弄林哲還得找人仔細商討,免的一個不小心,就給了各府縣那些貪官汙吏們敲詐勒索民眾的藉口,到時候人家普通百姓不罵別人,就罵你林哲。
除了蘇松太各府縣的這些徵稅雜稅外,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財源,那就是江海關!
江海關雖然每個月都拔給不少銀兩給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充當軍費,但也不是全部,比如根據之前林哲和許乃釗的口頭協議,江海關中的江海北關每個月上繳六萬兩,剩下的都是餘勝軍的軍費。
其他幾個關卡雖然沒有明言,但是林哲如果能夠繼續上繳目前數額的稅金,剩下的估計截留下來問題不大
這樣一來,如果未來海關稅收大幅度增加,估計收益不小,但是自己要注意小心一些,免的引起你許乃釗以及向榮等人的注意。
而要想從江海關裡撈錢,首先就得把整個江海關都和江海北關一樣,進行改革!
為此,林哲直接向各國領事求聘人才,將會以他私人的名義聘請諸多洋人參與到江海關的改革當中來。
一時間,以林哲私人顧問名義聘請的洋人充斥了整個江海關,從以往的十餘人增加到了四十餘人,而且大多擔任要職,而華人僱員大多也是開始從民間聘請,解僱原來那些混吃等死,貪汙索要的貪官汙吏,使得江海關東門舊關也是和江海北關一樣,辦公效率大大增加,風氣肅之一清。
雖然讓洋人插足海關大權有著賣國的嫌疑,但是林哲並不太在乎,這些洋人僱員雖然都擔任海關要職,但實際上並不算海關僱員,只是他林哲的私人僱員而已,他一句話就能夠把他們全部解聘。
再說了,
《清末梟雄完整版免費》 第七十九章 主政一方(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