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四十四章 討胡滅賊檄 (第1/2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二月初的中華大地因為林哲的正式反叛自立門戶而引起了渲染大波,局勢進一步持續動盪中。

面對林哲的造反,諸多蘇南、浙北地區的滿清官員也是迅速劃分為數種,一種就是死忠清廷,堅決反對的官員,這種人以高層為主,比如說兩江總督黃宗漢,江蘇巡撫李鴻章,浙江巡撫何桂清等人。

一種是明哲保身,既不敢跳出來反對林哲,但是也不敢公然靠向林哲的人,而這部分人以中層為主,比如說松江知府藍蔚雯,蘇州知府等。

也有一部分人搖擺之後就是很乾脆了對林哲宣佈效忠,而這部分人以蘇松太地區、湖州等地的官員,林哲的以往直屬官員為主,比如說蘇松太兵備道薛煥,松江海防同知吳煦,上海知縣孫豐,嘉定知縣劉郇膏等,主要是中下層的官員。

此外,商貿區內的諸多衙門機構內的官員,比如說江海關道、商貿區衙門,江蘇布政使衙門,蘇松太兵備道衙門內的一些官吏、僱員算得上是餘勝軍體系內的人,除了少部分死命不從外,其他的大多數在第一時間就是宣佈了對林哲的效忠。

而在餘勝軍的強勢鎮壓下,那些不願意從反或者說堅決反對的人都是毫無例外的遭到了清洗,也許整個過程血腥無比,會枉殺諸多無辜的人,但是起義的最開始階段,需要的就是這種狠戾手段,絕對不能讓別人,尤其是那些一新跟著林哲造反的人們感覺到林哲的猶豫或者軟弱。

初步整頓了上海地區後,林哲把目光投向了蘇南其他地步。派出部隊抵達各府縣以徹底掌控這些地區。

於此同時,林哲也是頒佈了“討虜佑民檄”,檄文裡大肆評擊清廷,稱中華大地陷入賊亂已經數年,千萬百姓流離失所。而清廷不思滅賊平亂,反而為保一小撮滿人權貴而至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

餘勝軍剿賊數年戰功顯赫,然而清廷不思重賞,反而因為滿漢之防陷害餘勝軍諸將。

又說滿人自入關以來不思生產,甘為蛀蟲吸血漢民數百年,以至於漢民辛勤耕種夏秋。所獲卻不足果腹,被迫賣兒賣女。

又說清廷對外驕橫自大,對西夷卻卑躬屈膝,裂土賠銀。

各種亂七八糟的罪狀,甭管有的沒的。幾乎能扯上的全都給它扯上了

然後又說林哲受天命挽救於數萬萬黎民百姓,將率軍十萬征討清廷,還天下蒼生一個朗朗乾坤。

餘勝軍兵鋒所指,必殺苛民之官。

餘勝軍所到之處,皆免苛捐雜稅。

為天下民眾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我林哲甘願為之赴湯蹈火。

總之就是各種許諾,餘勝軍各種好。你們趕緊來支援我林哲吧!

這一份檄文的重點有四,第一個用各種藉口說清廷的不對,第二個則用各種理由說林哲造反的合理性和必須行。第三個則是許諾各種好處。

第四個是措辭鮮明的表明餘勝軍之起兵並不是投靠或者聯合太平天國,相反這份檄文的名字就說的非常明白了,討胡滅賊,裡頭的胡就是指滿清,賊就是指太平天國。之所以白紙黑字的和太平天國拉開距離,甚至表明會繼續征討太平天國。這主要是為了拉攏控制區內的官紳群體以及普通百姓。

告訴他們,我們餘勝軍並不是那些流民亂局。不會和太平賊軍一樣所到之處都殺個精光,搶的一毛不剩。我們餘勝軍依舊是一支保家衛國,滅賊殺敵的文明之師。

在上海宣告了這份由畢餘同起草的這份檄文後,林哲親自率軍近萬北上蘇州,並派遣諸多偏師前往附近州縣。

松江府各縣在當天以及次日相繼傳檄而定,隨後太滄州、蘇州府、常州府各州縣也是在當地餘勝軍駐軍的威懾下相繼舉旗歸附。

在這個過程中,鎮壓了十多次清廷官員的反抗,累計殲滅擊潰綠營清軍兩千餘人。

起義第三日,施清瑄率領常州府、蘇州府各駐軍約五千人對江陰的江南清軍發起進攻,黃宗漢、張國樑不戰而退,倉皇渡江北逃。

僅僅用了四天時間,餘勝軍就是徹底掌控了蘇南已有的控制區。

之所以這麼快就徹底控制了蘇南各州縣,和餘勝軍對蘇南個州縣有著眾多駐軍是分不開的,餘勝軍正規軍兩萬多人以及協防團近兩萬人中,絕大部分都是駐紮在蘇南地區,基本上重要城市都有著餘勝軍的駐軍存在。

當林哲正式宣佈起義後,首先是餘勝軍內部開始清洗,外部各州縣駐軍的餘勝軍內部清洗要比上海地區的駐軍清洗更加嚴重,僅僅是在常州,施清瑄就是斬殺了三個少校營長,一個協防團的

《清末梟雄完整版免費》 第一百四十四章 討胡滅賊檄(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