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96年,我家隨父親搬到了離故鄉60裡外的伏牛山國營雲光儀器廠。我初中剛畢業,離開村莊時,是夏天的一個早晨。晨霧迷滿,父親推腳踏車,前面坐著小弟,我和母親跟在後面。在那個豫中小村的東坡的崗上,我們回頭望,母親還說了一句什麼,大意是我們從此將離開這塊土地了。

我心中也升起無限傷感,這塊並不富肥沃的土地,養活了我十四年。不久後,工廠派車回到老家,將一些必用的傢俱都搬走了。還有一些舊物送給我大舅和大伯家。那時我正讀高一,因為要上課學習,父母並沒有讓我參與這次搬家行動。

我們在伏牛山住了四五年。1991年夏,舉家隨著工廠搬造到幾百公里外的河南信陽市。我大學畢業,乘車再回家,就不再去南陽,而是改乘往信陽了。我在父母所在的工廠工作,轉眼又是六七年。

我參加工作時,工廠的效益開始下滑,到後來,竟拖欠工資長達三四個月。且每月僅發百分之六七十的工資。1998年元旦,我與相戀三年的妻結婚,當時岳父在北京做生意,一二再再二三催妻到北京幫忙。我考慮工廠的情況,遂辦了停薪留職手續,於1998年2月來到北京,從此,我與妻開始了頻繁的搬家。

剛到北京時,我和妻一人一個包兒,記得從北京東郊民巷往海淀區釣魚臺村搬家時,我和妻各自用腳踏車託著一個小包兒就走了。包兒裡只有一床被褥,甚至連鍋碗瓢勺也沒有。這是我記憶中最簡得的一次搬家。我們在北京海淀區釣魚臺村住了不到20天,又搬回到東郊民巷裡住。

1999年10月,我家從東郊民巷31號西院往崇文門新世界後面的平房裡搬時,已得請板車拉了。家裡有了廚具、被褥,桌椅,更多的是我幾個箱子的書(大部分是我參加書展購來的),將一個平板車堆得滿滿的,壓得輪胎癟癟的。遇到上坡兒,拉板車的人蹶屁股在前面拉,我必須在後面蹶屁股使勁兒地推。那時候,妻已懷胎數月,她腹中的女兒已經算是和我們一塊搬家了。

在崇文門住了不到二十天,又搬家到前門大江衚衕106號——一座老舊的四合院裡。在這裡我們一住就是三年多。再搬家時,女兒已經三歲,小嘴兒什麼話都會說了。這一次搬家,如果請平板車拉,至少要拉三趟兒,而從前門到北四環外的大屯,騎腳踏車至少要走上一個小時。想一想,三輛板車拉著滿滿面的衣物用具橫穿北京城,地確是一道不一樣的風景,但也肯定影響市容。因此,我決定僱請搬家公司。

如何請搬家公司呢?同事說,抱著北京晚報,一個一個打電話,誰家便宜的用誰家的。北京晚報常半版半版地刊登各搬家公司的廣告,上面有聯絡電話,而打電話用的是單位電話,自己不用掏錢的。我找到一張晚報,上面有搬家公司廣告,問了幾家,起價都在150元以上,有的開口就要180。妻說:她出門時看到一家搬家公司的車,車廂上有電話,我按妻提供的電話打過去,報價是150元。我已懶得再找,就定下來,約了時間。

這次搬家已是上了規模的。我與妻做準備工作就做了三天。書裝了四包裝箱,衣服要一件件摺疊,而後擠壓賽進六個包裹裡。其他如廚具,要拆卸、清洗、打包,電腦、電視、冰箱、汽罐兒、桌椅板凳、腳踏車,單女兒的玩具就有一包裝箱……一個兩噸的廂體車,我初以為太大,結果竟也裝滿了。我與妻女坐在駕駛室,三個搬運工坐在車後。車由前門開出,沿前門東大街,經火車站上二環,在安定門正北,大約四十分鐘後到達大屯。開車師傅是四川人,近四十了,到京也有三五年,一直給人開車打工,對北京地理相當熟悉,自以為是個較成功的打工者,要掙錢養老家中的老婆孩子。一路上罵罵咧咧:我最討厭北京的計程車,亂開亂停。但看得出,他人還是一個不錯的人。

前門租住屋有十六七平米,還有一小廚房,而大屯的租處,不足十平米,六個包裹的衣服不得不全塞在床下面。而我的兩箱書和一個大桌子不得不扔在外面,飽受風吹雨淋。我為此感嘆:自己竟不能為自己所愛的書找一安居之地,可嘆!

因居住地太小,住不到二十天,我們再次搬家到北五環外的有色所家屬院裡。從大屯到有色所,騎腳踏車要15分鐘,花150元請搬家公司有些不划算,便找了輛板車,拉三趟,費時三個小時。

這個拉板車的是河南固始人,40歲,到京已15年了。據他講,當初建設北京亞運村時,他正在做收購廢品的營生,成車、成車地從亞運村工地往外偷鋼材、鐵管,一個純月收入達六七千元。由此,他在老家蓋

《柳蔭散文隨筆選》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