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熬埃┖苣呀病!毖鈐�煲菜擔河�刀睢⒗�蠛拖紙鵒鞫即鐧交蛘叱��瞬⒐呵暗腦て冢��恰昂芴孤實廝擔�幕�惱�弦��さ氖奔洹薄#ā噸洩�笠導搖吩又�2007年11月5日))
根據“聯想裁員風波”傳遞出來的資訊判斷,聯想的“以人為本”是很不徹底的。而且,柳傳志把文化磨合想得太簡單。宏基的創始人施振榮是華人IT企業進行全球化的先行者,吃過不少苦頭,進行過多次不成功的跨國併購。作為過來人,他並不看好這次收購,認為文化衝突在所難免。
問題之二是人事整合。
柳傳志當年無法整合楊元慶和郭為,最後只好因人設事,把聯想分拆成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兩家公司。現在,IBM的沃德①(①沃德(Stephen M。 Ward; Jr。)事後證明只是個過渡性角色,在一年後的2005年底他辭去了CEO職務。)將和楊元慶合作,一為CEO,一為董事長。柳傳志仍將作為執行董事和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的總裁掌握全域性。柳傳志有把握讓這兩個人合得來嗎?如果合不來怎麼辦?總不能再拆分成桌上型電腦和膝上型電腦兩家公司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章 領導力(4)
問題之三是管理整合。
聯想的管理在中國是一流的,但是肯定無法和IBM實現無縫對接,問題是縫有多大。我的判斷是不小。
其實,柳傳志早就發現他在管理上的“話語體系”和西方不同。他參加哈佛商學院對聯想的案例討論後很鬱悶,因為發現討論者關注聯想的角度和他很不一樣。②(②柳傳志參加完哈佛商學院的對聯想的課堂討論後,在哈佛商學院針對中國學生髮表了一次演講,表達了自己的這種看法。我在現場聽了柳傳志的演講。)後來他去美國管理學會的年會演講,據說反響和預期之間也有很大落差。中英文的翻譯易,思維方式的翻譯難。
上面三個問題,其實柳傳志都想到過,只是他自己在說服自己是可以解決的。重大決策的背後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資料和分析上的支援,二是決策者的直覺和判斷,三是當時的形勢。在這起收購中,高盛和麥肯錫提供了資料和分析的支援,不過這是次要的,關鍵是柳傳志下了決心,加上聯想覺得沒有其他選擇:多元化已經失敗了,③(③2004年,聯想承認多元化失敗,重新把個人電腦作為核心。稍後,因為手機業務盈利,又提出個人電腦加手機的二元化。)不全球化怎麼辦?
從情感上看,我希望聯想全球化成功;從理智上講,柳傳志大概玩不轉。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六章 企業的目的(1)
假相;企業的目的是獲取利潤
真相: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為社會做貢獻。
利潤不是企業的目的
2006年,參加首期“全球CEO課程”①( ①2006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聯合美國哈佛商學院、西班牙IESE商學院推出了“全球CEO課程”,首期學員包括郭廣昌(復星集團)、郭為(神州數碼)、董明珠(格力)等。)的中國學員在美國學習,郭廣昌問魏思樂②(②魏思樂(Daniel Va…sella)從1996年開始擔任瑞士諾華製藥集團CEO,從1999年開始擔任董事長。):如何看待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郭廣昌執掌的復星集團旗下的製藥企業,跟魏思樂領導的諾華製藥有直接競爭。
魏思樂的回答——企業是需要盈利,但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聽起來有點跑題,但據說使在場的30多位中國企業家“陷入思考”。魏思樂的回答和在場的中國企業家的反應,讓人想起了近60年前,在美國的另一個商業領袖的聚會。
在1949年的一個研討會上,惠普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帕卡德說了類似的話,但是沒有使在場的美國企業家們“陷入思考”。帕卡德“認為企業對自己的員工、客戶、供應商以及廣大社會的公益事業,都負有重大的責任。結果令我驚訝而且失望的是,居然大部分的人都不同意我的看法。他們認為自己唯一的責任便是為股東牟取利潤。”③(③《惠普方略》第163頁。)
在1960年,帕卡德依然執著不悔,在對員工的一次演講中明確說出了企業的目的:
我首先想探討一家公司存在的原因,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會在一起?我想,很多人誤以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這一點其實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種重要結果,我們必須進一
《管理的十大要素》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