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朝會 (第1/2頁)
麥浪中的守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十八天的航行,在臨近端午節的時候。 朱君洛帶著五萬移民回到了龍城。 回到龍城的第二天,就召叢集臣在龍城議事大廳朝會。 朝會中議定了龍城下一步的政策導向。 對即將迅速增加的人口,仿照龍城墾荒時的成例,依舊實行敘功議賞制度。 即透過自己的勞動或者貢獻,得到相應的功券。 再將功券用來購買土地等相應的原始資產。 只要有自己的土地或者其它固定資產,即可獲得公民的身份認證。 透過這樣的方式激發移民的工作熱情。 在得到超值的回報後,有了大量的土地等固定資產。 也就有了謀生的希望,這樣這些人們就會在這個地方安定下來。 而各地也馬上進入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會由各城的政府組織,在這些基礎建設中,會給這些移民發放大量的功券。 基建完成後,就會由各地政府組織對各種土地和產業進行拍賣。 這些產業將全部由功券來購買。 有了恆產,這些移民才會把這裡當成自己真正的家。 然後在這裡成家立業,娶妻生子,開枝散葉。 各地基建建設的內容都大同小異,首先是道路的修建。 還有各地根據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 比如林州的伐木和木製品、礦產等。 新月城則專門為軍事訓練服務,成為獨特的軍港城市。 利馬城是橡膠和香料產業。 墨西哥城則是農業。 大員城和淡水城主要產出糧食和糖。 還有龍城的鋼鐵和機械加工。 另外,龍城做為現在的都城,也是大明在美洲的政治中心。 還擔負著科技發展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重要的職能。 朝會中還確定了三個發展的目標。 一是經濟和民生。 要充分將各地移民的積極性發揮出來,在龍城發展模式下,不斷提升工業和農業的產量。 比如工廠中的各工業協會,聯合龍城大學工業學院產學研結合。 透過不斷改進生產流程,改良生產方式,創造出更大的產能。 還有各種農業協會,透過交流和融合,提升農業作物的產量。 經濟和民生方面除了提升產能,另一個就是發展貿易。 現在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種植園,還繳獲了大量的貨物。 這些貨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向歐洲進行貿易的。 例如大量的菸草、咖啡、糖、香料等等。 這些東西在大明各地消耗極少,留著又沒有什麼用處。 但是產量極大,品質還很好。 這段時間不斷有歐洲的貿易船隻來詢問,是否可以進行貿易。 朱君洛一直不太重視貿易,認為可以自給自足。 這完全是繼承了他老朱家的優良傳統了。 第二個目標是發展軍事,經過多次戰爭,已經積累了不少戰鬥經驗豐富的軍官和老兵。 這些經驗豐富的軍官和老兵將成為各部隊的教官和骨幹。 透過他們不斷最佳化訓練方式,訓練出一批批優秀計程車兵。 而且還會不斷從移民中徵召更多計程車兵。 除了龍衛軍和虎衛軍以外,還將成立宣武軍、武衛軍、克難軍。 新成立的三個軍將全部在新月城受訓。 隨著一批批移民的到來,徵召的新兵也會越來越多。 五個軍共計十五萬人,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完成滿編。 現在劉正浩率領的太平洋艦隊一次航行需要四個月時間。 以目前的太平洋艦隊總噸位來算,預計一次可以運送三十五萬人左右。 而各地港口也在打造新的大型運兵船。 新設計的大型運兵船吃水約一千兩百噸,可以搭載兩千人。 而太平洋艦隊每次往返,都將增加近百艘大型運兵船。 這些大型運兵船除了可以運輸人員,還可以改為運輸船和貿易船。 船上還預留了不少炮位,在需要的時候,很快就可以改裝成為武裝貿易船。 這種新式的大型運兵船在設計過程中,還多虧了投降過來的荷蘭人和英國人。 這些宣誓效忠明皇的外籍人士,將自己的各種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為龍城的技術升級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在經過長期的考察後,被授予大明公民的身份。 除了民生經濟方面和軍事方面的發展目標,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就是技術的發展。 來到這個世界後,朱君洛深深地意識到了技術的重要性。 不說別的,就說武器和工廠。 武器方面朱君洛十分熟悉,他清楚地知道火器的發展方向。 所以在不斷的技術革新後,明軍武器裝備的優勢慢慢顯現出來。 後來的所有戰鬥,都是在用武器裝備的優勢碾壓對手。 雖然他很清楚不能單單依靠武器裝備的優勢,人的因素也十分重要。 但是在武器能碾壓對手的情況下,誰會選擇和對手拼刺刀呢? 況且朱君洛對軍事訓練的要求也十分嚴苛。 無論是戰鬥意志還是戰鬥技巧,他都十分注重,不然也不會專門成立軍事大學和訓練基地了。 而工廠現在的龐大產能也是技術的革新帶來的。 如果沒有工業生產流程的改進,各種技術的革新,估計現在還處於作坊時代。 別說產量,就連標準化都達不到
《龍騰美景瓷磚是一線品牌嗎》 第159章 朝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