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4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逃走,四處無路,欲要行兇,又寡不敵眾。沛公揚鞭道:“今天下盡起反秦,大勢已定,海內之地,十據八九,秦已失勢,亡在旦夕。某知你是忠義之人,不應失足於暴秦,當認清時事,繳械來降。”李必尋思秦廷暴虐,早晚必亡,真不如降敵罷了。遂棄槍下馬,拜降於地。沛公大喜,親自下馬扶起,封為校尉,於是陽武乃定。

李必引沛公與眾將進入陽武城休息。沛公休息一日,復與眾將商議後事,張良獻策道:“轘轅山乃韓之險地,若以奇兵奪之,付於韓王,足可以自守,主公便可放心入關矣。”沛公問道:“未知軍師可以有良計取之?”張良道:“張良與秦軍遊戰,多藏於此山,故對山中地理瞭如指掌。山中駐有一軍,乃涉間部將駱甲,約有五千餘人。依張良之計,若抄小路襲擊,可乘其不備,一舉殲敵,可得轘轅山重地。”沛公點點問:“既是如此,須煩軍師引路。”張良道:“這自是不由主公提及,只是嶺路崎嶇,盤旋難進,一路頗有險阻,恐不能使大軍擊之。”沛公毅然道:“某仗義伐暴,何懼險阻,如何進軍,儘管由軍師定計。”張良笑道:“我料主公必會如此。”二人相視,皆撫掌大笑。

又過一日,沛公與眾將出城,令大軍就地駐紮,由蕭何、曹參領事,自與樊噲、夏候嬰引五千輕騎,由張良引路進山。人馬方行數里,鸞鈴響處,一將飛馬趕來,視之,卻是李必。沛公勒住馬問道:“汝來何事?”李必下馬拜道:“駱甲與末將同鄉,深知其人本性剛強,正直不阿。今願隨主公同去轘轅山。若兩軍疆恃不下,末將可隻身入營,勸其來降。”沛公大喜,遂令同行。有左右勸道:“李必方投我軍,不知居心,不可輕用。”沛公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視他為親信,又何必多疑!”遂不聽其言,引軍暗暗而行。進到山中險峻之處,道路曲折,馬不堪行。沛公遂聽張良之見,令全軍棄馬徒步,披星戴月而行。時至三更,已近秦寨。沛公傳令眾人休息片刻,使人先去探哨。俄而,探哨者回來,回報秦營並無防範。沛公大喜,乃分兵二路,樊噲在左,夏候嬰在右,悄悄往秦寨進發,望見寨中並無防備,便令舉火吶喊,殺將進來。秦兵驚覺,不知多少人馬,登時大亂。樊噲、夏候嬰各持刀劍,奮力衝殺,砍翻無數秦將,餘者大半伏地請降。

駱甲夢中驚醒,傳令固守中軍,怎奈沛軍甚精,己軍傷亡頗重。正在慌亂間,一人闖來,口稱秦將李必來見,駱甲急令守兵放入,問道:“公守陽武,為何來此?”李必道:“我已降沛公,恐故友受難,特來相勸將軍共投忠義之師。”駱甲道:“你我乃秦將,安能降賊。”李必道:“將軍此言差矣。想那秦廷自得天下以來,橫徵暴斂,東馳西蕩,築長城、修阿房、營皇陵,勞役天下百姓,已成舉世共敵。沛公興仁義之師,驅王離、敗楊熊,所過一路無敵,盡平韓地。今將軍營外,沛公已佈下千軍萬馬,汝已是插翅難飛。汝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你已被圍,插翅難飛,是降是死,皆隨將軍之意。將軍深明大義,吾雖多言,亦是無益,但請三思而後行。”駱甲見事已至此,遂定心投降。令手下放下戈戟,與李必共同出寨來降。沛公喜而納之,封為中軍校尉。轘轅山已定,便收拾人馬,共回陽武大營。

方回軍中,曹參回報軍情道:“昨日韓王送來訊息,言趙將司馬卬藉口收復趙地,已盡起兵馬進扎於黃河北岸,意欲西進入關,與主公爭先。今主公一路蒙石攻堅,血濺徵袍,三成之功,已建其二,若被司馬卬先入關中,主公將前功盡棄也。”沛公大驚,急謂張良道:“吾與懷王有約在先,首入關者為關中之主。今司馬卬聚兵欲渡黃河,分明是來搶我之功勞。大丈夫舉事立業,豈能容此小人如此無義?我欲起兵相擊,又恐失了同志友情,軍師可有兩全之計?”張良笑道:“此事易耳,主公可向北佔據平陰津,封鎖黃河渡口,以絕司馬卬之兵。彼若欲進,我當張旗揚幟,劍拔弩張,以示我楚軍氣勢。司馬卬乃庸碌之輩,素畏楚軍之強,見我無意相讓,兵馬又精,當不敢用強,自會收其雄心。不過為主公之計,還是宜早發大兵入關為上,免得日久生變。”沛公深然,遂使人傳信至韓成處,約其即時發兵,進駐陽翟,壓制殘餘秦軍。韓成感沛公之恩,亦降詔予張良,令其代韓王送沛公入關,以助沛公一臂之力。張良當然願從,遂隨沛公引兵往北,共往平陰津而進。正是:高歌一路欲成事,卻有一將爭功來。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九回: 沛公絕河卻司馬 章邯敗退乞救兵

卻說沛公引軍來取平陰津,行至半道,紮下營寨。周勃引部將郭蒙來見

《楚漢英雄傳手遊》 第3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