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鹽田曬鹽 (第1/2頁)
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臨海縣城的縣令是雲氏旁支出身,名雲浩字子文,和雲逸是一個輩分,年近三十,身材修長,樣貌略帶威嚴,顯得一身正氣。
來到臨海城的雲逸一行人特別顯眼,守城門的軍士都能看出來這一行人多是軍伍之人。
雲浩卻不知道雲逸的到來,雲逸一行人雖然顯眼,但是在臨海城不是沒有出現過,大黎帝國安穩已久,人的警惕性已經消弱,再說二十餘人顛覆不了臨海城,所以沒有人在乎。
雲逸暫時沒有去找雲浩的想法,一行人隨便找了一家客棧,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一行人向臨海城外行去,一路上走走停停,最終來到一個名為福全村的海邊小村莊。
福全村中居住著三十餘戶人家,皆以煮海水製鹽為生,村民很少種地,畢竟這裡臨近大海,土地多是鹽鹼地,寸毛不生,還好雲華雲氏對這些鹽工壓榨的不算太厲害,鹽工憑藉製鹽所得的收入,即便不種地,也能生活的下去,在這樣的時代,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鹽工的收入還可以,不過長期從事進行此事,大部分鹽工的身體多病痛,想要治好必須花費大筆金錢,鹽工只能忍著疼痛,當然,在這個時代幹什麼行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農民種地亦是靠天吃飯,若是遇到乾旱年份,餓死人是很平常的事情。
雲逸一行人來到福全村已經臨近中午,不過走到福全村就能看到空地上架著一口口大鐵鍋,鍋中裝著海水,鍋下燒著旺火,海水已經被煮沸,不斷被蒸發,等到鐵鍋中所有的海水蒸發掉,鍋底就會剩下一層細細的晶體,這就是人們吃的鹽,這種製鹽方法叫做煮海製鹽,製鹽效率很低。
普通人購買到的白鹽價格是10銀一斤的高價,但是官府、貴族從鹽工手中收購白鹽的價格卻連1銀一斤都不到,這其中雲氏給出的收購價還算是高的,其他地區以煮海水製鹽為生的老百姓,收入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雲逸在福全村轉了轉,然後又去海邊走了走,到了中午,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吃了簡單的一餐後,一行人接著在臨海城抵禦到處轉悠,一天時間中,雲逸也沒有發現什麼知道注意的礦產,到了傍晚,一行人已經回到臨海城的客棧中休息。
原本雲逸還想寫寫畫畫,只是這個時代雖然有油燈和蠟燭,不過照明效果比較差,要是寫寫畫畫的時間長了,會非常累眼睛,雲逸便放棄這個打算,轉而盤膝坐在床上修煉內功,這段時間,雲逸已經要將奇經八脈中的第四條經脈打通,晉升後天六階。
來到臨海城的第三天,雲逸沒有外出的打算,而是拿出紙張和木炭條開始寫寫畫畫,雲逸這是要將另一種海水製鹽工藝詳細的寫出來,這種方法名為鹽田製鹽。
鹽田製鹽其實就是利用太陽能蒸發法海水的製鹽方法,這種方法是在岸邊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樣的池子,用來曬鹽,製鹽的過程包括納潮,制滷、結晶、採鹽、貯運等步驟:
納潮就是把含鹽量高的海水積存於修好的鹽田中,制滷就是透過利用太陽能讓海水蒸發,濃度逐漸加大,當水分蒸發到海水中的氯化鈉達到飽和時,要及時將滷水轉移到結晶池中,滷水在結晶池中繼續蒸,原鹽就會漸漸地沉積在池底,形成結晶,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採集了。
相對於用大鐵鍋煮海水製鹽的方法,鹽田製鹽的效率要提高很多,鹽池越多,產鹽越多。
鹽田製鹽的方法說難不難,等到這種方法在臨海城推廣開後產鹽量大增,到時候就會引起外人注意,很容易就將這種製鹽工藝複製下來,不過雲逸拿出這種製鹽方法,就沒有想要讓雲氏賺更多的錢,雲氏想要賺錢,雲逸的方法多的是。
雲逸將鹽田製鹽法拿出來並將鹽田製鹽法命名為《雲氏製鹽法》,創作者當然就是雲逸,等到《雲氏製鹽法》推廣開來,雲華雲氏的聲望就會迅速增加。
聲望是一個好東西,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是雲華雲氏和雲逸都需要這個東西,最起碼它可以吸引人才來到雲華郡。
這些都是雲逸昨夜想到的。
雲逸將《雲氏製鹽法》的步驟一一列在紙上,簡單明瞭,只要識字的人得到紙張,就能快速瞭解其中的內容,並用《雲氏製鹽法》開始製鹽。
臨近中午,雲逸才將《雲氏製鹽法》徹底寫好,雲逸將紙張裝好,接著便派兩個侍衛帶著雲氏族長的信物前往雲浩府上,就說下午雲氏族長會到訪。
雲逸兩個侍衛來到雲浩府上傳話的時候,雲浩正好在家陪著妻兒吃午飯,在得知下午雲氏族長會過來的時候,雲浩大驚,直接佔了起來。
《鑄天朝小說》 第10章 鹽田曬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