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主食副食 (第1/2頁)
秋田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俞悅找出自己做的相關的功課,邊整理邊道:“既然我們直播間歷史愛好者這麼多的話,那我們先從我國古代的本土作物開始說起好了。
華夏民族對於吃飽肚子的追求,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了,而且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統治下,吃其實也依託於禮,古人什麼人能吃什麼其實也是有講究的。
《禮記》有言: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又怎麼吃呢?我們接下來以秦朝為例。
華夏古代本土五穀的話,主要是指稻、蜀、稷、麥、菽。也就是稻穀、黃米、高粱、小麥、大豆。
古人其實一天只吃兩頓飯,不像我們一日三餐。一頓叫做朝食,大概在早上10點到11點之間,一頓是夕食,大概在下午3點到5點之間。”
天幕下許多百姓們聽到後世子孫竟能吃上一日三餐,許多老者都忍不住痛哭出聲,真好啊,下輩子希望能投胎到主播所在的現代,吃上一頓飽飯。
“秦朝大多數百姓是吃不上肉的,《詩經》裡說:‘六月食鬱,七月享葵,八月剝棗,九月菽苴,十月獲稻。’
老秦人的選單裡,主要就是葵、菽、棗、瓜、苴這些蔬菜。肉類的話。當時主流的就是雞肉、狗肉、豬肉。
這些肉類中,雞肉放在今天也是華夏人餐桌上的常見肉類;狗肉的話現代已經沒有多少人吃了,但在古代的底層卻是大行其道。
至於豬肉在當時被叫做豚,我們現代人吃的豬肉都是騸過的,因為把煩惱根都切了嘛,所以整天什麼都不想,吃了睡睡了吃,自然心寬體胖長得快,也沒有什麼味道。
所以做出來也特別好吃,誰不饞紅燒肉回鍋肉烤五花肉呢。但是古代的豬是不騸的,所以肉特別腥臭,不到萬不得已,沒幾個人會吃。
剩下的牛就不說了,華夏古代妥妥的保護動物,天子都不一定能吃上。羊肉基本上也是隻有貴族階層才能吃。
以上都是副食,接下來我們說說主食。”
原來豚肉腥臊竟是因為沒有騸過?可這主播發言也太大膽了些,哪有女子將這種話掛在嘴邊的!
這些都只是吃飽了沒事幹的人糾結的問題,有些養豬的黎庶人家想著自己飯都吃不飽,聽到俞悅說豬騸過可以不腥還能長得更快,將信將疑的去騸豬了。
“再說說主食,秦朝人的主食基本就是麥飯,秦朝時期的農業工具並不發達,只能用杵臼來舂小麥。
但僅僅是這樣是沒辦法把小麥完全脫粒或者磨成麵粉的,也很難把小麥徹底蒸熟,所以麥飯口感特別差,到剌嗓子的地步。
但是因為小麥產量比菽高,所以秦人還是選擇大面積種植小麥。”
九州一色的霜:所以其實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跟糠咽菜也沒什麼區別吧。
就要芋泥波波:我小時候我奶奶給我做過糠咽菜,真的難以下嚥。
草莓奶糖:秦朝的時候烹飪的主要方式還是蒸和烤吧,調味料也少得可憐,鹽都是黃色的雜質特別多。
藍莓芝士多:估計古人看我們整個就是何不食肉糜吧。
晉朝以後的人點點頭,可不就是何不食肉糜嗎。雖然鐵鍋在魏晉南北朝就已經出現了,可尋常百姓有幾個家裡能有鐵鍋呢,就算有也不會奢侈到跟現代人一樣倒油炒菜。
西漢時期,趙過剛從田裡出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他看著百姓們邊幹活邊聚精會神地聽著天幕,長長地嘆了口氣。
西漢—趙過:關於後世麥的種植方法及如何增產,主播可否告知一二,過感激不盡。
趙過一問,古人們才如夢初醒,紛紛向天幕詢問起來。
俞悅雙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不要著急:“大家先冷靜一下,之前有猜到大家會問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下。
關於小麥的增產方法以及在華夏的種植歷史我都有儲存,大家需要的話自取就可以了。
另外肥地的話其實張騫從西域帶回來苜宿草是很好的一種肥料,我這裡把照片貼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
除了這個,人和動物的排洩物,山林裡腐朽的葉子之類的其實都是可以當作農家肥來使用的。
另外我還整理了我國古代農耕工具的演變歷程、製作方法和使用方法,感興趣的同學有機會也可以去博物館看看,或者可以去鄉下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裡看看,說不定還能看到。”
刻竹簡太慢效率太低,東漢以前的嬴政、劉恆、劉徹等皇帝乾脆命人用絹帛記錄,畢竟這玩意實在是太重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第26章 主食副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