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憫農 (第1/2頁)
茶書金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頓了頓又說道:“咱吶,也不都指望你們和咱大孫一個樣,咱只求你們做事的時候,能摸摸良心,想想百姓” 下邊的臣子互相看了看,才異口同聲的作了一揖說道: “東宮賢德,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站起身的時候,劉仲質、劉三吾等一眾東宮的師傅還用手撣了撣身上不存在的灰塵,得意洋洋的看了看身邊的同僚: 瞅瞅!皇長孫這一副明君的樣子...咱爺們兒教出來的! “好了”朱元璋擺擺手,扭頭看著朱雄英,柔和的說道: “大孫,你這個提議咱準了” “你這個年紀,能有這個心思,還能有這個魄力,咱很高興” “咱要賞你點兒什麼,你現在說,無有不準!” 朱雄英連忙拒絕: “皇爺爺,孫兒是您的孫子,這些也只是分內之事,孫兒不敢請賞” 朱元璋很霸道,不要還不行:“不成” “呃...”朱雄英有些為難了,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 “孫兒想要一道菜” “嗯,啥菜?”朱元璋有些納悶,宮裡還有吃不到的東西? “一盤餑餑”朱雄英一頓,接著解釋道: “一盤用麩糠、粗麵做成的餑餑” 朱標一滯,隨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而人堆兒中的百官也是各有反應。 “哦?”朱元璋面無表情的挑了挑眉毛沒有說話,等著朱雄英的解釋。 朱雄英扭頭瞅了一眼朱標: “孫兒隨父親溧陽一行,去一些貧困家中的百姓查訪,他們便是以此為食,可孫兒吃過後,發現...著實難吃的很” “此物雖難以下嚥、食不甘味,可父親卻告訴孫兒說...說如果大明的百姓,能每天可以吃上這樣的粗糧餑餑,那百姓的日子,當真要好過的多” “以孫兒想來,這是我大明百姓的口糧,是百姓家的膳,百姓吃得,孫兒自然也吃得”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所以孫兒想向皇爺爺請旨,用這粗糧餑餑,以此來鞭撻孫兒的惜農、愛農之心” “孫兒以為,這個粗糧餑餑,要每一天、每一餐都要在孫兒的飯桌上,只要我大明有一人吃不飽飯,這餑餑,就絕不撤下” 慷慨激昂的定了一堆高調子之後,朱雄英直接跪在地上: “孫兒伏請陛下允准” “呵呵...”朱元璋面露讚許: 這一番話算是說到了他的心裡,他自己就是典型的小農經濟,鄉黨觀念極重,希翼在他的帶領下,創造出一個男耕女織的世外桃源。 這樣的思想對於糧食和土地更是看重。 他自從當了皇帝后,威嚴日重,尤其是在朝會的場合,幾乎整場都看不見笑容。 可一向嚴肅的他今兒個卻難得的對百官開了個玩笑,臉上笑吟吟的看著朱雄英,扭頭對百官大聲說道: “你們聽聽,咱大孫還是個會過日子的” “還摳摳搜搜的問咱要盤餑餑,啊?” 說到最後,還拉了個長音。 “呵呵...呵呵呵” 下邊站著的百官也跟著附和的笑著,方才殺戮帶來的緊張氛圍一掃而空。 笑過之後,站在百官中的李善長開口說道: “天下以農為本,皇長孫殿下的一片體恤憫農之情,實乃我大明祥瑞” “臣為陛下賀,為太子賀,為大明賀!” 朱雄英扭頭看了一眼這個大明第一功臣: 七十歲的人了,他已經滿臉褶皺,鬚髮皆白,一張老農的樣貌,只是眼中深沉的可怕,從臉上看不出他的任何心思。 他從起兵那時候就乾的是糧草轉運、坐鎮後方、官吏選拔的活兒。 這種內政的頭兒,歷朝歷代都是功臣之首。 劉邦的蕭何,劉備的諸葛亮,東晉司馬睿的王導,乾的都是這種活兒。 李善長自己心裡也十分的清楚。 自從胡惟庸案之後,雖說老爺子這次心軟了,沒有波及到他。 可他自己作為胡惟庸的座師,胡惟庸又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更是胡惟庸的兒女親家,朝野對他一向有很多流言蜚語。 他的頭上一直有把刀懸著。 什麼時候老爺子不高興了,他就得死。 人越老越怕死,所以他一向深居簡出,就連平時上朝也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這一次也是看準了風向,站出來說兩句不疼不癢的場面話。 朱雄英看著李善長,心裡在暗暗的踅摸: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說過那句吾死,汝自為之的話。 恐怕是沒有,他是從開頭就跟著老爺子打天下的那一波人,老爺子有多可怕他門兒清,指望胡惟庸想和老爺子掰腕子恐怕是在做夢。 不過畢竟是當過相國的人,門生故吏遍佈朝中,朱雄英看去,自從他說過話之後,就有不少的官員隨和。 “哼哼哼...”聽著下邊的附和聲,朱元璋笑了笑,這是一種極為壓抑的笑聲,是從鼻子裡邊哼出來的。 在朝會的笑聲和在坤寧宮的哈哈大笑完全不一樣。 笑過之後看向朱雄英:“難得你這片心,咱準了” “孫兒多謝皇爺爺” 這會兒朱元璋又扭頭看向徐興祖: “徐興祖,咱大孫剛才說的話你聽見了?” “臣聽見了”喜歡大明,開局被朱元璋哭
《大明開局滿門被屠朱元璋懵了》 第118章 憫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