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箭 (第1/3頁)
江中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貞觀元年正月,唐太宗下制,令今後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閣商議國家大事都要有諫官跟隨,遇有不當之處,諫官立刻進諫。
貞觀元年正月,唐太宗命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人重新議定律令。放寬絞刑五十條為砍斷有趾,唐太宗仍嫌這種肉刑太殘酷,蜀王法曹參軍裴弘獻請再改為加役流,徙三千里,居作三年。詔從之。
貞觀元年二月,太宗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干州。
貞觀元年正月十七日,羅藝(李藝)假稱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勢佔據了豳州。太宗命令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率兵討伐羅藝。朝廷大軍還沒抵達,趙慈皓便與統軍楊岌謀議誅除羅藝。事情洩露,趙慈皓被抓住。楊岌當時在城外發覺有變化,匆忙帶兵攻打羅藝。
羅藝大敗,拋棄妻子兒女,帶領數百名騎兵逃奔突厥。到了寧州邊界,經過烏氏驛站時,跟隨的人逐漸逃散,其左右斬殺羅藝,把他的首級送到了京師。
朝廷在市集懸首示眾,並恢復了其本姓羅氏。羅藝之弟羅壽當時任利州都督,也被誅殺。
這四件事都發生在貞觀元年三月之前,而且說的都是中原的事情。其實,在貞觀元年的二月初還發生了一件事情,不過這件事發生在草原上,而且不是摸一個地方某一片區域,而是在整個突厥的疆域內。
本來從去年冬天開始,整個草原就連著下了半個月的暴雪,過年之後好不容易盼來了晴天,但剛剛進入貞觀元年的二月,老天又下起了暴雪,而且是連著下了十天。
草原各部牛羊人馬凍死餓死無數,很多小部族因為準備不足竟然整個部族無一倖免。
老穆倫(定賢)的寓言應驗了,這場白災太大了,用百年不遇都不足以形容了。疊羅施的金頂穹廬被壓塌了,幸好是在白天,也幸好周圍全是人,這才沒把疊羅施和他身邊的壓到。
疊羅施站在穹廬前的木質臺階上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皚皚白雪仰天長嘆:“騰格里呀,我阿史那氏究竟做了什麼惹怒了您,您降下這樣的災禍是想把突厥各部都埋葬嗎?阿史那究竟錯在哪裡,您能不能告訴我呀。”
呼!
一陣朔風吹過,疊羅施身後傳來一陣驚叫聲,等到疊羅施回頭看時,卻見自己的狼尾纛和金狼旗一起掉在了地上。
疊羅施默默的跪下說到:“騰格里,這就是您給我的啟示嗎?突厥是要亡了嗎?”
疊羅施說這話的確有些喪氣,但也絕不僅僅是因為戰旗和狼頭纛落地,因為在頡利率軍攻打中原之前,突厥就已經亂象頻現。
突厥強大並統一草原各部之後一直延續古老的傳統從而不設各種制度,等到頡利可汗上位之後想要改變,於是頡利可汗大加重用漢人趙德言。
趙德言恃勢專權,大量地改變舊有風俗習慣,突厥政令也變得繁瑣苛刻,突厥各部大為不滿。
頡利又信任各胡族人而疏遠突厥本族人,這些胡族人貪得無厭,反覆無常,相互間經常爭鬥不息。又趕上這幾年白災黑災黃災輪番出現接連不斷導致突厥各部連年饑荒,部眾飢寒交迫。頡利費用不足,便向各部落徵收重稅,由此上下離心,怨聲載道,各部落多反叛。頡利可汗不得不分兵鎮壓各部叛亂,導致兵力漸弱。
居住在鬱督軍山的回紇等六部本來臣服頡利可汗,但頡利亂整之後導致薛延陀、回紇、拔野古等部相繼叛離。頡利可汗派他哥哥的兒子欲谷設帶十萬騎兵前去征討,薛延陀部大首領夷男率領七萬多家,聯合回紇、拔野古等部落打敗了頡利可汗派來的大軍。
其中,回紇首領菩薩帶五千騎兵與欲谷設戰於馬鬣山。此戰以回紇大敗欲谷設而告終,菩薩追擊欲谷設到天山,俘獲了欲谷設的大部分兵馬,回紇的勢力因此大振。
與此同時,夷男率領薛延陀攻破頡利的四設(四隻大軍),致使頡利的勢力更加衰弱。
薛延陀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延陀兩部合併而成。因其自稱“我鐵勒部人”所以中原史冊中將薛延陀定義為鐵勒各部中最強大的一支,這也就是疊羅施管夷男叫鐵勒小子的原因所在。
經此一戰,薛延陀聲威大震,回紇、拔野古等部落紛紛脫離突厥歸附薛延陀,薛延陀大首領夷男將牙帳設在了鬱督軍山,他雖然沒敢稱汗,但實際上也等於是脫離了突厥統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在事實上形成了和突厥分庭抗禮的局面。
現在突厥面臨的形式
《大唐小鎮門票價格》 第92章 箭(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