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皇太孫何故作賊 (第1/2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己成舟,常昇和孫恪叫苦不迭。
船離陸地越來越近,越來越近,海岸已近在眼前。
朱允熥吩咐,每個人發一個香囊,隨身帶著,手上戴著手套,頭上戴著頭套,嚴防蚊蟲叮咬。
船終於要靠岸了。
岸邊怪石林立,沿岸數十里都長著齊人深的野草。
秋天來了,地上堆著厚厚的樹葉。
朱允熥命令點火。
海風呼呼呼颳著,火藉著風勢迅速蔓延。
很快,海岸邊形成了一條火龍,火龍四處遊走,所到之處濃煙沖天而上,將整個天空都遮蔽了,方圓數十里化作紅彤彤的火海。
樹叢中,草叢中竄出不可計數的小動物,吱吱呀呀到處亂跑。
暮色漸深,火漸漸熄滅了。
朱允熥率先上了岸。
常昇、孫恪等十幾個公侯將領將他圍在中間。
朱允熥笑道:"不用這麼緊張,我沒事的。"
他選了一個背風的山坳,命令將焦土全部用鐵鍁翻一遍,撒上一層石灰,然後再翻一遍,再撒上一層石灰。
孫恪問:"皇太孫這是幹什麼?"
朱允熥:"地底下有各種小蟲子,不把他們弄死,咬上一口便得了疫病,傳染開來,就會大片大片死人!"
孫恪詫異地問:"殿下天天在深宮裡面,怎麼連這個也懂?"
朱允熥笑道:"古書上就有,這就叫做刀耕火種。"
孫恪這才明白,皇太孫為什麼非得要登島。
與此同時,大隊人馬在附近砍伐樹木,準備安營紮寨。
朱允熥又命令打一口深井。
海邊本就潮溼,打到一丈來深的時候,水便汩汩汩滲出來。
朱允熥命令續繼往深裡打,打到三丈深才停。
孫恪又不懂了。
朱允熥解釋道:
"深井裡的水才乾淨,吃了以後才不會得病。"
"傳令,禁止任何人飲用生水,必須煮沸後才能飲用。"
"也不許生吃島上任何獵物,必須烤得熟透透了才能吃。"
"再有,如果有人染癧了,立即報告,不許藏著掖著。"
弄到半夜,才得己埋鍋造飯。
朱允熥指揮若定,用了二十來天時間,建了一座長二十里寬十二里的木寨,隔成千餘間,每一間住四五十人,每兩三人共用一頂蚊帳。
每一千人編為一隊,設隊長一人,副隊長四人,每個隊長領二百五十人,一隊負責砍柴,二隊負責打獵,三隊負責捕魚,四隊負責煮鹽。
數百人負責在寨子裡的每一個角落燻艾草和雄黃。
近五萬人,每天消耗糧食高達十萬斤,只堅持了一個月就消耗了三百多萬斤糧食,從南京帶過來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了。
常昇和孫恪都坐不住了,說道:
"朝廷派我們來,是墾荒種地的,一個多月了,卻一畝地也沒墾出來,怎麼向朝廷交代,朝廷又能養我們養到幾時?"
朱允熥道:
"不用急。這三四個月之內,只要我們不死人,就說明我們適應了島上的氣候水土。墾荒種地是以後的事,遠水解不了近渴。當務之急是要找到生財之路,不能一直要朝廷養。"
四五萬人登島一個多月,竟然一個人也沒死,這己經是一件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事了!
常昇道:"墾不出來地就種不出來糧食,就得要朝廷養。再說,這種荒島上哪來的生財之路?"
朱允熥笑道:"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在海上,自然吃海了,海里長不出糧食,但能煮出鹽來。鹽不比糧食值錢嗎?"
在明朝,官鹽價格低的時候約四五文錢一斤,貴的時候約二三十文一斤,戰亂的時候則能達到七八十文一斤,甚至更高。
歷朝歷代,各個國家和各個地區,都不約而同地將食鹽列入國家專賣。
因為朝廷的操縱,鹽價常常會高得離譜。
宋太祖時,一斗鹽大概三十文錢,約合現在六元錢一斤,這己經是一個很良心的價格了。
但是到了宋徽宗時期,一斗鹽要六百文錢,約合一百二十元一斤,難怪遍地造反。
私鹽雖然質量差一些,但比官監最少便宜一半,非常受追捧。
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都是私鹽販子出身。
朱元璋蕩平群雄後,他們的部下裹挾了大股漁民,
《老鼠愛大米)》 第75章 皇太孫何故作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