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百一十三章 玉門關 (第1/3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在即將到達玉門關時,薛禮終於鼓起勇氣尋到崔瑾。“齊國公,卑職請求調至您帳下,不過,副將一職太過重要,卑職懇求先從校尉做起。”他道。他不說“願意”,而道“請求”,又願如今的校尉一職做起,如此謙虛,讓崔瑾暗自點頭。

崔瑾扶起他,笑道:“你有這個能力,某不會看錯人的。你且去回稟郭將軍,調離之事,由某處置。”不過是要一個校尉,想必郭孝恪也不會太在意。

薛禮領會,更是感激崔瑾的體貼。便先讓人去稟告郭孝恪,自己則隨在崔瑾、李治和房遺愛身邊。

遠處,一陣沙塵騰起。前鋒探子回稟,說是前方邊關來人迎接,戰旗上書有“郭”字。其實,不必他說,崔瑾早已從望眼鏡中看得清楚。薛禮羨慕地盯著崔瑾手中的望眼鏡,這等查探利器,軍中唯有幾架而已,郭孝恪與程名振各有一架,然後便是一兩個最貼心的副將才有。

崔瑾一抬手,“唰”地一聲,正在高速行進的隊伍立即噶然停下,讓薛禮眼睛閃了閃。這幾日,他對這支府兵嚴厲的紀律性深感震驚,即便是最強悍的邊軍,都無法做到如此這般令行禁止、如臂使指。而他從房遺愛不經意的話語中得知,這不過是從京城附近各府兵中甄選出來的,短短一個多月,便徹底改頭換面。他也是飽讀兵書之人,知道要訓練一支得心應手的軍隊是如何艱難,何況,還是戰鬥力相對薄弱的府兵?

“那是哪位將軍?”崔瑾淡淡地問。看那兵甲,並非郭孝恪或程名振。

早年,郭孝恪不事生產,不過是鄉間無賴。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郭孝恪率鄉鄰數百人投靠瓦崗軍李密,奉命與徐世績同守黎陽,後隨其降唐,封宋州刺史、陽翟郡公。李世民東征洛陽時,郭孝恪獻計“固守虎牢、軍臨汜水、隨機應變”,取得虎牢之戰的勝利,由此遷任上柱國。後歷任貝趙江涇四州刺史,又入朝為左驍衛將軍。貞觀十六年(642年),出任涼州都督、安西都護、西州刺史。

程名振早年在竇建德麾下擔任普樂縣令,政績突出,頗有名聲,後投李淵,經略河北。武德五年(622年),跟隨秦王李世民攻打劉黑闥。次年,跟隨李建成打敗劉黑闥,升任營州都督府長史,封東平郡公,後改任洺州刺史。

崔瑾腦海中飛快地閃過兩人的簡歷。可以說,這兩位老將都頗有戰功,深得信任。按說,自己代表朝廷前來援助,算是欽差,若無戰事,應前來相迎。何況,同行的還有一位親王。

數百步之外,那行人便被前方一排排手舉弓箭的兵士攔住。“來著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薛禮張張嘴,正預介紹,被房遺愛狠狠地瞪了一眼,立即閉上。在自己奉命迎接崔瑾等人時,他便聽郭孝恪對程名振發牢騷,對朝廷派出一支獨立的援兵頗有微詞,特別是聽說是讓一個十幾歲的世家子統帥,還不得干預其行事,甚是崔瑾還將作為他們的軍師,讓自己等人要積極配合。郭孝恪很是不客氣地道:“聖上想讓他的兒子和女婿沾沾軍功倒也罷了,但是,豈能將五萬兵馬讓一個只會風花雪月飲酒作樂的世家子統領,這不是兒戲麼?哼哼,還命吾等要多多聽從他的意見,這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程名振勸道:“聽聞齊國公不僅很會賺錢,也師從衛國公,雖然一直沒甚機會單獨領兵,但想必還是有些本事的。”

郭孝恪大手一舞,大聲嚷道:“某便不信了,即便是從孃胎起便開始學兵法,最多不過又是一個趙括!”

“不會吧?都說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文武雙全,不然,聖上也不會如此寵愛。”程名振猶豫地道。他對崔瑾也不甚瞭解,都是從旁人嘴裡聽說。還是去年李靖率兵西征,從李崇真、柴令武等人口中聽得。那幾日,見天聽到這些小兒郎甚是可惜地嘆息,說,若是小十三郎同行,這場戰爭必是更加精彩、容易。還多次提到對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之戰,前隋數次征伐高句麗,損失百萬大軍,弄得天怒人怨、江山變色,而大唐海軍不過傷亡數千,便一路凱歌,不費吹灰之力將朝鮮半島偌大的地盤收入囊中。柴令武感慨萬分,跟著小十三郎,有戰功立,有錢財得,有名聲賺。等等。讓程名振對崔瑾極為感興趣。

只是,郭孝恪一向看不慣那些嬌滴滴的世家子,故此,總以為不過是崔瑾給自己賺名聲,十幾歲的少年郎,再若何本事,都不能如此駭世驚聞。心中,對崔瑾更是不喜幾分。也正是如此,對崔

《重生之大唐隱士系統》 第五百一十三章 玉門關(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