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概念的時候,就會發現問題的複雜性。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現代”這一概念具有多義性。它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同時也是一個價值概念。比如現在同是2004年,我們卻可以說歐洲比非洲“現代”,還可以說某件東西很“現代”。因此,對現代文學的理解不僅僅是時段上的差異,而且包括空間上的差異。 讓我們分別列舉並進行簡評。 從時間上說,首先存在一個“現代文學”的上限與下限的問題。 關於“現代文學”的上限,有很多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1919年,劃分點是“五四”運動。理由是文學與政治應該一致,“五四”運動使整個中國文化得到更新,中國文學的性質當然也發生了質變。這種觀點目前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很少,但是學者以外的很多人都這樣認為,特別是中學語文課本就是這樣教的。筆者給一年級大學生上現代文學課時,第一天問他們現代文學什麼時候開始,他們全部說是1919年。這個觀點思路明確,缺點是過於簡單,因為實際上還是要去追溯1917年的文學革命和1915年的《新青年》。 第二種是1917年,劃分點是文學革命,理由是文學的獨立性,強調從文學自身的發展線索來判定時段。目前大學教學體制基本採用這個上限。但是這樣就等於說現代文學只是新文學,它忽略了通俗文學的發展脈絡。 第三種是1911年或1912年,劃分點是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理由是現代文學應該是現代民主國家的文學,推翻了皇帝,才真正有個人的精神空間。這也是把文學與政治相聯絡。從通俗文學的發展來看,這個上限倒是一個分界點。但是從文###動來看,這個年份的意義不是特別突出。 第四種是1898年,劃分點是戊戌變法,理由是思想變革是文學變革的內在動因。北京大學一些學者的“20世紀中國文學”概念,實際上就是以1898年為起點。謝冕先生主持的“百年文學總系”,挑選十幾個年份進行分寫作,第一本書就是1898年,謝冕先生親自寫的。1898年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成立,從現代教育史上可以說是一個開端。 第五種是1840年,劃分點是鴉片戰爭。理由是在古代與現代之間不存在獨立意義的“近代”。這實際是把近代文學合併到現代文學。近代文學是歷來教學的薄弱環節,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第六種是周作人等人的意見,認為現代文學是從明朝開始的,理由是個性解放、人的覺醒。這一觀點無法在教學上實現,只能當作一種學術參考意見。 關於“現代文學”的下限,分歧倒不是很多。 第一種觀點是1949年。這既是正統的,也是大多數人的觀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文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但近年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理由是從文學自身來看,1949年沒有什麼重大事件。 第二種觀點是1976年“文革”結束,從新時期以來是“當代文學”。這種觀點認為50…70年代的文學基本是解放區文學的延續,應該屬於“現代文學”,文革以後才進入了所謂“翻天覆地”的歷史新階段。 第三種觀點是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認為此前的文學是以五四精神為主導的,此後進入了以共產黨思想為核心的當代文學。 最後一種就是主張不分現代與當代,打破下限,籠統稱之為20世紀中國文學。這個主張影響很大,實際上許多學者都進行了跨越“現代”和“當代”的研究。但是這個主張也受到了一些學者的質疑,認為它忽略了許多應該得到重視的差別。20世紀中國文學實際上的階段性還是不能迴避的。 從空間上講,“現代文學”的所指經歷了範圍上的多次變化。從50年代王瑤先生等開創這門學科始,“現代文學”長期指以無產階級為核心的、團結其他階級參加的新文學。所以各種版本的現代文學史著作中,革命文學佔的比重最大,其他文學處於邊緣,或者是同路人,或者是受批判的物件。 新時期以後,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邊緣和中心開始對換。經過20年的演變,革命文學已經佔比重很小,所謂“人性論”的和“具有永恆藝術價值”的文學得到重視。但基本框架還是新文學的框架,而且產生不少新的問題。比如忽略了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思想鬥爭,忽略了當年大眾的閱讀選擇,變成一種個別專家趣味等等。 關於現代文學應該不應該包括通俗文學,很早就有過不同意見。嚴家炎先生與唐彛�壬�馱���酃�Q霞已紫壬�銜�Ω冒�ň晌難В��ň商迨�省L茝|先生則強調“現代”的價值意義,反對包括舊文學。但隨著學術界對“現代”這一概念理解的拓展,越來越多的人
《口號萬歲豆瓣》 第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