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什麼是正 (第1/2頁)
醉臥蘭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艾九九含笑對著文老爺子與文華英道:“舉手之勞,不足掛齒,更何況,沈女士是付了診費的!”
文老先生和文華英被那句‘付了診費’華麗麗的噎到了,父女兩人做了一輩子的教育工作,一個老教授,一個是大學講師,做文的看不起經商的,這大概是中國文人的一個通病。
他們兩個雖然沒有到那種迂腐不化的地步,但是多多少少不喜歡太過市儈的人,更何況,沈恬付的那五百萬診費的事情,兩人跟本就不知道,原本心裡還以為這是一個醫者仁心,不喜功利的好人,不成想,居然也是一個喜愛黃白之物的凡人。
那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兩人齊齊默了一下,不過到底是救命之恩,如果沒有這小姑娘出手,只怕文老爺子也只有等死的份,兩人還是感激的,只是眸光不再那麼熱切。
艾九九瞧的分明,她心思通透,只是淺淺一笑,便置之不理。
有什麼好在意的,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
她靠著自己的本事吃飯,又礙不著誰的眼。
上輩子的時候,那些個老八股的諷刺聽的還少嗎?可是他們有誰看到她身後那些靠著她養活的數十家救濟堂!又有誰看到她那一紙藥方,救下來的十幾萬身患疫病的勞苦百姓?
若沒有那些個錢材藥物支撐著大量實驗,她又從何處研究出藥方?
她若只一味善心,只一位仁義,治病救人不收分文,那她吃什麼花什麼,跟隨著她的那些人吃什麼,花什麼,難道她這樣了,藥商賣藥給她的時候就不收錢了嗎?難道她為了研究醫道,在促使醫學進步的同時,那些所需要用的工具、藥材等……就不需要錢了嗎?
不喜‘銅臭’,哈,真當自己是仙了,一輩子不用柴米油鹽?而這些東西,哪樣不需要用錢?
文人叱吒文壇,商人馳騁商場,無論腦力體力,商人花費得絕不比文人少,只不過人生追求的目標和方式不同罷了。
她行醫賣藥,用的是自己的本事掙錢,而且往往要價不菲,惹真論起來,也不能算是純粹的商人,但是一但粘到了‘銅臭’,那些個文人就會無差別攻擊,更何況她還是以女人之身行醫,在那些個文人的眼裡,簡直就是道德敗壞,不守婦道,更何況她還身份尊貴,有著自己的封號,那幫人就更加的逮著不放,三天兩頭的往皇舅舅那裡遞摺子,各種怒斥,把她的皇皇舅舅煩的苦不堪言。
若是這幫人當真是有骨氣的,抵制她到底,她艾九九道是不介意送他們個‘好’子,伸個大拇指。
可是當真的遇上了疾病,命不久矣的時候,那個不是棒著大把的錢財求上她的門去,就為了活命!
文人……切!
艾九九心中不屑,當然,不是說所有的文人都是這樣,她也不準備一竿子打倒一船的人,不過到底艾九九的那個年代對於女子行醫不夠寬容,讓她受了太多文人的苦,所以心裡會有所牴觸而已,其實她雖不敢妄稱文人,卻也喜歡讀書,深知學問的不易和重要。她對文人孜孜不倦、嚴肅認真的求學精神和廣博的學識一向是無比崇敬和羨慕的。但一碼歸一碼,一個人的學識並不能和他的人品劃等號。
與文人相比,她反倒是喜歡商人的坦率。
商場如戰場,商人之間少不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因斤斤計較,充滿“銅臭”氣。要不怎麼說“無商不奸,無奸不商”呢?這恐怕是文人鄙視商人的主要原因。
但是,文壇又也不是什麼清靜之地!她昨天晚上學習了一夜,也不是沒有下過功夫的,她看的最多的便是史書,回溯過往,不管哪個時代都不缺事非。
自古文人多相輕。文人之間你短我長,邊吃奶邊罵孃的事歷代可數。有的作家一心想要成為文壇的“總瓢把子”,無奈才陋學淺、技不如人,加之歲月苦短,眼看自己腦鈍手拙、行將就木,寫死也弄不出堪例如四大名著——等經典名著“叫板”的東西,便急紅了眼,索性豁出臉皮破口大罵。管他已故的還是健在的,誰的名氣大罵誰。十全十美的人和作品是沒有的,挑毛病罵人比創作省事多了。再說,這的確是出名的一條捷徑。被罵的人名氣越大越能引起“轟動效應”。而且文人無職無權,不用耽心因此穿小鞋。於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如此烏煙瘴氣又怎麼有資格去說別人?!
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不管是誰,什麼職業,只是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不同,三十六行行,行行出狀元,不應有孰尊孰卑之分,文人有文人的絕活,商人有商人的招數。正所謂: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南拳北腳,各打各的。
《校園重生之紈絝古藥醫小說》 第四十章 什麼是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