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 邀請孩子到戶外從事上述活動,再和孩子一起分享聽到的聲音,如:風聲、海浪聲等(圖六)。當孩子能夠確實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後,可以一起尋找聲源,培養孩子成為自然觀察者。

第三階段

確定孩子已經能控制自己的意志進入安靜,並敏銳知覺環境中的聲音後,就可以嘗試做此階段的活動。

1、 邀請孩子們坐下來,先請孩子們靜坐不動(圖七),然後輕喚孩子的名字。當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後,再以最安靜的移動方式,走到你的身邊。

2、 也可以走到離孩子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多次練習後,你甚至可以在門邊或隔壁房間),輕喚孩子的名字,然後等待孩子安靜地走向你。

3、 ——呼喚所有參與此活動的孩子名字。

補充說明

1、 在進行此階段的協和體練習時,更能看出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宜先邀請較不能久坐的孩子到你的身邊,才能讓所有孩子都能經歷成功。

2、 每個階段需練習多久時間,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不同的孩子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另外,縱使已經練習至第三階段,仍可以再進行第一、二階段。

給父母的話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學習者在安靜的狀態下才能真正的學習吸收。但是,安靜並不等同於不說話,安靜也可以是分享、討論,但卻是來自沉靜的思考。成人或許可以要求孩子閉上嘴巴,但這只是安靜的假象,並無助於孩子進入學習狀態。

現代的孩子(包括成人吧!)往往暴露於過多的感官刺激,以及動作經驗不足、運動量不夠,不僅阻塞了感官知覺的發展,也阻礙了身心的連結。如果我們希望提供孩子一個能培養敏銳感受力,協助身心和諧,並開發個人內在心靈力量的環境,就必須先從成人做起,減少置身於過多的刺激與資訊中(例如:關掉電視、謹慎地節選資訊來源),騰出時空讓自己有機會獨處,給予自己和孩子有機會經歷安靜。

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步驟

在我們瞭解蒙特梭利的基本理論後,才可以開始著手於教育方法和教具操作。

在作施行步驟的介紹之前,我仍想再一次的糾正:現在有很多幼稚園,在運用蒙特梭利教學法之前,並未先徹底地探索她的教育原理,就直接運用“教具”來指導孩子。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行為,因為它會“誤導”小孩子,使小孩子養成不用思考,生吞活剝知識的習慣;也會誤用“教具”,使教具成為呆板的玩具。甚至於誤解蒙氏老師的頭腦和教育方法很簡單而且呆板!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假如啟導者(導師)不知道教具的真正目的是在引發孩子“內在”認知;也不清楚每件教具都擁有秩序性、創造性的基本和變化功能,以及自動改正等等在教育上的積極意義時,她可能對一個正在排放紅色長棒的孩子,發出“先放這個”、“在放這個”……的指示,這又與傳統式的“教”有何不同?孩子仍然無法真正瞭解為什麼那個應在前,這個該在後的道理,無異是在作積木的堆積遊戲罷了!不但孩子覺得教具不過是漆了顏色、大小不同的木頭,也會讓他感覺老師的頭腦和那堆木頭差不多!

所以,惟有在你對蒙特梭利的教育原理,有了基本的心領神會後,才能進入正確教育孩子的程序。

五大步驟

蒙特梭利幼兒教育方法可分為下述五個步驟:

1.預備環境

我們不止一次強調,一個適合生命發展的環境對兒童的重要性,所以在蒙氏的教學中,如何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他們生命發展的環境,被列為首要的條件。

2.發現意願

兒童表現在外的行為,往往是內在需求的反應,尤其是幼兒時期會在某一階段對某種需求有特別的“敏感期”。如果能掌握這一時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對孩子的啟發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

3.協調意願

蒙特梭利老師與傳統教師最大的差別,在於蒙特梭利老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教”學生,而是教具、兒童及學習意願的協調者。她必須依孩子的需要而整理環境,並且觀察孩子的需要和意願,提出適當的教具來讓孩子“工作”

4.延長工作週期

如果孩子已經專心進入“工作”情境,啟導員就該鼓勵他繼續操作,以“延長他的工作週期”,讓孩子酌情的反覆操作。

蒙特梭利說:“延長工作週期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專心和耐力。”我更

《蒙特梭利教育的十大特徵》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