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漣源縣 (第1/2頁)
女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漣源縣就是僑置的南河東郡最西邊的縣了。南河東郡是從衡陽和邵陽兩郡的北部邊界劃分出來的一個僑郡。共置湘鄉、連道、漣源、益陽四縣,郡治所在湘鄉,因為湘鄉是四縣中,相對最繁華的。
但是在地圖上,漣源縣的面積佔了南河東郡的一半,因為漣源縣以西近150公里的荒山野嶺基本都劃歸到了漣源縣,而那些荒山野嶺現在都是僚人的地盤。不過這裡僑置的人口也僅僅只有500戶。加上裴逸下達了不得往西探索的命令,故而還算安全。
裴逸將郡裡的事情基本託付給了還在閉關參悟《三字經》的習鑿齒。習鑿齒只是勉強答應,說幫忙照顧郡務,但是會以參悟《三字經》為主。不過裴逸知道這位大儒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宗旨的,一旦郡裡有事情,就是孔子復活來找他討論學術問題,都攔不住習鑿齒去處理郡務。
裴逸真不知道要是自己沒了習鑿齒幫忙,南河東郡得亂成什麼樣子。處理政務還是需要老司機帶著。
這還是裴逸這個郡太守第一次去漣源縣。不過裴逸脫掉了身上一切沒有必要穿戴著的東西。官印?扔給了習鑿齒。佩劍?反正裴逸也不會用,還是掛到臥室當裝飾吧。玉佩?叮鈴哐啷的太吵了,摘掉。絲綢衣物?換了!絲綢實在是穿著太難受,還是粗布的衣服合身,至少走路不會摩擦出聲。
穿著一身普通人的衣服,裴逸感覺終於做回了自己。雖然現在裴逸分分鐘萬貫上下,不過簡約風還是最符合裴逸的審美。這樣的裴逸騎到微曦上,就連馬鞍都比裴逸的衣服華麗。
不過臨走的時候,母親大人還是出來硬給裴逸披上了一個四經絞羅的精緻披風,裴逸是不能拒絕的。因為這是母親大人親自縫的。聽小姨崔藺說,母親大人紡織的四經絞羅冠絕天下,非常有名。是山公榜和錦繡坊公認的上等織物。現在因為母親大人已經南渡了,並且母親大人基本紡織四經絞羅都是己用。所以清河崔氏的四經絞羅基本都已經在市面上絕版了。只有一些仿造的貨源。
其實母親大人若是把自己的四經絞羅招牌再拿出來,一定能賺大錢。不過裴逸可不想讓母親大人辛苦了。就連給裴逸縫一件衣服,裴逸都會心疼母親大人老半天。
裴逸現在基本天天騎馬,加上自己配的馬鐙,故而騎術已然突飛猛進。暈馬的現象已經基本不嚴重了。裴逸和張任一路飛馳,順著漣水逆流而上,三個時辰後就趕到了200裡以外的漣源縣。
遠遠的看去,你根本找不到漣源縣,但是當順著路,穿過一片樹林後,頓時柳暗花明又一村。整個河畔兩岸已然被開墾出來了。搭建的木屋已經初具規模。不過依舊不是裴逸印象中的縣城,而基本可以就理解為漣源村而已,只不過是頂了一個縣的行政區劃罷了。這裡甚至都沒有縣令,因為朝廷根本沒人願意來這裡任職。一個500戶的縣,能撈多少油水?尤其是在南蠻校尉手下當縣令,那就是個苦力而已。
所以漣源縣的大小事情基本是由村裡的長者們決定的。而這些長者們可是都認識裴逸,因為南渡前,他們都曾經是河東郡的老人們。
他們熱情的招待了裴逸,又是噓寒問暖,又是關懷備至,還一個勁說裴逸小時候的事情。但是裴逸根本不記得他們是誰。老人們花了一個時辰回首往事,裴逸也只能樂呵呵的跟著聽他們的故事。
終於等他們囉嗦完了,這才找來了報礦的老鄉,帶著裴逸去看煤礦。不過礦確實是好礦。不但是淺層煤礦,很適合露天開採,而且都是優質無煙煤。裴逸心裡的石頭才終於落了地。解決了煤礦的問題,那麼解決了整個南河東郡冬季取暖的問題。至少自己的治下,今年冬天不會凍死人了。當官真的談不上什麼風光,更多的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家務事。
用鐵絲網將煤礦露頭封起來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召集人手開採了。不過現在天色已晚。裴逸和張任也只能留在漣源縣休息。吃完了簡單的飯菜,裴逸就回到了安排的居所睡覺了。
古代的生活就是這樣,一旦太陽落山,一切都變得寂靜了起來,只有狗吠聲不絕於耳。此時漣源的鄉親們應該已經熟睡了。不過裴逸卻輾轉反側。不知道為何,他現在有點想念司馬道苓和裴小小在身邊的日子了。至少司馬道苓在身邊時,周圍不會這麼寂靜,而裴小小在身邊時,周圍不會那麼寒冷。現在自己身邊連個說貼心話的人都沒有了。古代的生活,更多是寂寞和無聊。
“也不知道道苓她們到哪裡了。”
張任聽到了裴逸的自言自語說:“算日子,她們應該還在前往厲山鎮的路上。畢竟他們走得
《晉臣榮盛更誰過》 第172章 漣源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