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頁)
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到兩天,吏部的任命下來了。儲鳳棲人品貴重,才貌雙全,當仁不讓的進了翰林院;謝子怡出身謝家,考科舉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實力,謝家也不可能讓他進翰林院或是去做七品芝麻官;何連生新任探花郎,也進了翰林院。第四名莫春生、第五徐懷貞,分別進了吏部、戶部。輪到第八名俞子軒,外放——亳城知縣!
這與他進入翰林院的夢想何其之大。他原本以為自己必進的,怎麼會……
接到任命書的俞子軒根本想不通,還是房子榮在客棧見他時,嘀咕了一句,“是不是得罪人了?”他這才想到,自己來京城才短短几天,唯一有糾葛的只有安慶侯了!
可他仍舊覺得國家掄才大典,豈容私仇敗壞?安慶侯不過是禮部侍郎,也管得到翰林院啊!他真是初生牛犢,竟直接尋了吏部負責安排的給事中。
畢竟是帝師的曾孫,給事中官職小,權利卻大,早練會了對誰都笑臉相迎,
“任命書啊,是我親自寫的,怎麼,有問題嗎?翰林院,規矩是一甲前三穩穩進翰林院,二甲不確定啊,:!你是第八,前面幾個都沒有資格,怎麼會輪到你?你聽了誰胡謅,保證你進翰林院的?呃……亳城不好嗎?我特意選了這裡,古語有云,‘衣錦還鄉’,你做了縣令,也算是榮歸故里了!”
三言兩語,竟把俞子軒說服了。
似乎……好像……回家也沒什麼不好?
繼續留在京城無益,客棧每天的花費不是小數目,他收拾收拾東西,當天就南下返鄉了!
他可不知道,他前腳剛走,那店小二就把從他身上套出來的話,說給住客們聽,“瞧瞧,世間還有這種食古不化,覺得人人都欠了他了的!難怪安慶侯素來雅量,也忍受不了此人,不準門下跟他往來。”
“這種人,也就欺負自家人有本事,他的仁義道德都是對別人。他事事都對,別人就是錯!”
“可不是嘛?”
俞子軒徹底在京城“紅火”了一段時間。
謠言毀人,不帶一絲刀光劍影的。俞清瑤前世是最大的受害者,深知哪怕一丁點星火苗頭,東西南北風一吹,鬧騰起來不知道又什麼可怕後果。別以為女人畏懼流言,男子一旦被流言盯上了,除非有強大的勢力無懼是非,多半都會倒下,爬不起來——作為一個以當官為終身目的的俞子軒,他的前途可以預料了。大概不會比七品更高了。
俞清瑤本來很想看見為流言所苦的俞子軒現狀。但她忽然接到一個訊息,定國公府發來帖子,邀請她和俞子皓在三月十五。也是定國公生辰那天,去賀壽!
這是她第一次出現在公眾場合,比前世足足早了一年零四個月!也是正式進入京城社交圈的第一次戰役,其他書友正常看:。不容有失!所以,接下來的幾天。她忙得吃飯都顧不上了,喜歡的梅花篆不想放棄,要親手縫製荷包給長輩,此外,還要拉著弟弟一起聽吳嬤嬤講述國公府的各房親戚。
俞子皓早在聽到吳嬤嬤教導他院子裡的大小丫鬟時,就知道了,姐姐為什麼倚重不知根底的吳嬤嬤了。這幾日聽得越發用心,將所有可能遇到的親戚長輩、兄弟姐妹都記在心中。
他的乳嬤嬤張嬤嬤,也想跟著去,理由是不放心。但這回,俞子皓非常堅定的拒絕了。就憑張嬤嬤的禮儀規矩,去了還不夠丟臉的。再說,他是去外祖母的孃家,有什麼好不放心的?
……
不說姐弟兩的用心準備,俞子軒一路從通州回到家鄉,亳城內早得到訊息。望族耆老、富戶賢士,都在城外幾十裡地迎接。剛一入城,就在最大的酒樓準備了歡迎宴,內容是“新任縣令就是亳城本地人。亳城未來三年發展可以預見云云”。聽到熟悉的鄉音,又有人不落痕跡的吹捧,俞子軒喝得醉醺醺的,心也飄起來。
他在想,或許沒進翰林院是件好事?曾祖父貴為帝師,的確是臣子的最大榮耀,但是,他沒記錯的話,曾祖父十二歲開始靠科舉,花了二十年才榜上有名。隨後在翰林院又煎熬了二十年!五十歲的的時候才有機會入主中樞。
他自問沒那麼強大的耐性,在翰林院清貧的苦熬著,熬個二三十年。外放為官也不錯啊,俸祿高,生活上沒那麼多的條條框框。三年一考評,就憑他是亳城本地人,評優是難事嗎?一層層升上去,同樣有入主中樞的可能。而且不用像翰林院過得單調。
讀書為什麼,不就為做官嗎?
俞子軒這樣想,心頭的塊壘就消了,金榜題名的愉悅、驕傲又回到他身上。而這時,俞家老宅的大夫人、婷瑤
《古代剩女重生記無彈窗全文免費閱讀》 第5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